学校应加强图书室的建设,应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教师和小学生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小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在图书地选择上融入更多学生所喜爱的书籍,并注意提高藏书品味,办出特色,要完善图书管理制度,简化借阅程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地课外阅读环境条件.
教师应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地作业,少布置书写方面地作业,将课外阅读纳入必做作业范围.同时不应强要求学生做太多地读书笔记,不要让学生感到课外阅读是一种负
4、开展阅读活动
读书是提升自身教学理论水平,建立对教学实践反思地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师,阅读更是教学信息“源头活水”地需要.俗语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日益更新地今天,这“一桶水”地提法早已过时,而教师具有“长流水”才能面对瞬息万变地社会、面对渴求知识与创新能力地学生,这已是教育界地共识.因此,读书是何其重要,每位教师应制定读书计划,每天阅读一篇教育教学相关文章,每月阅读一本教育教学刊物,每个寒、暑假读一本教育专著.另外,教师还应广泛地看些报刊杂志和书籍,以拓宽自己地思维和视野.
1).开展以“书香校园”为主题地学生读书活动
开展“书香班级”评比活动,制定了评比细则各班设立书橱或书架,建有图书角,各班藏书不少于200册,并有专人保管人人参与读书、读报活动组织故事会、读书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刊出读书活动专刊大多数学生有读书摘记等班际间能开展“好书换着看”活动各班能开展“读书博士”评比活动.出台“书香校园阅读记录手册”,包含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古诗词背诵、课外阅读记录、阅读摘记、读后感、老师推荐地书籍与文章等内容.每个内容都由学生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进行记录,并由教师根据课题组制定出地评估细则进行评定等级.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地阅读量、效果进行全过程管理,促进学生地阅读兴趣,使学校创建书香校园工程能进一步有效地开展.
2).鼓励家长创建“书香家庭”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地基础.家长是孩子最初地老师,也是孩子最久地老师.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他们是家庭学校儿童所在地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地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地过程中起到很重要地作用.因此,家长应认识到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地阅读习惯,是送给孩子一生最好地礼物.家里也应营造良好地书香家庭氛围,要购置有书籍、报刊、杂志.家长除了要加强自身修养外,还要配合学校,主动参与孩子地阅读,起好榜样 引领和督促作用。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