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子自身心理的因素
孩子并不像说的那样人之初性本善。相反出于生物的本能,其本身就有一定的施暴倾向。如儿童期普遍存在的虐杀小动物行为,也会带入校园中对待同学。幼儿园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孩子受欺负的现象,其实也是这种天性的使然。不能以孩子小不懂事,长大了自然好的心态去对待,而是应该正确的引导教育。
(三)学校心理辅导的不足
学校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也经常处于不足的状态。
1、关注学习轻视心理辅导。现在升学压力大,对于学校、教师、家庭及学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素质教育往往处于口头阶段,心理辅导更是受到轻视。单以成绩论英雄几乎是国内各学校的通病。
2、心理辅导流于形式。简单的说教或者是活动,形式主义严重,对产生的效果重视度不够。而心理问题往往更深入更具有个人特色,是靠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理论知识不能够真正解决的。
3、班主任等相关教师不够尽职。在过于关注学习成绩的大前提下,班主任也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学习上。对于校园霸凌情况,也仅停留在学生不打架不出事就可以。而且基本采用的是不给学生空白时间、紧盯学生在校时间等防控措施,并不能真正的去走进学生的内心,关注他们的心理活动。
(四)社会负面影响和监管的缺失
如前所述,学校也是社会的缩影。校园的霸凌现象其实就是社会现象的反映。目前社会复杂,文化多元,大量不健康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充斥,并通过网络媒体迅速传播,对于心智不成熟、自制力弱却又模仿力强的中小学生是巨大的诱惑和影响。如呈现出的以获取财物为目的,即是受到了整个社会拜金现象的影响,这种影响又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再比如性霸凌现象发生也有其社会根源:整个社会更加放纵的性观念加之现代互联网、手机等媒体的传播,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几乎是致命的诱惑力。靠说服教育几乎是难以解决这些社会负面现象带来的影响。
简析了校园霸凌的危害和产生的心理原因后,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解决这一问题呢?
三、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缓解霸凌现象
(一)、首先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不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分析,而是简单的依靠书本进行说教,是很难真正的了解孩子们的。比如很多受霸凌的孩子如果第一时间向家长、学校、社会机构寻求帮助并客观全面的表达,会避免很多后来的恶果。但由于工作不到位,对孩子关心不够造成的遗憾到处都是。可以采取定期与非定期的一对一谈心制度并形成心理成长档案、放下成见站在对方的角度与他们交朋友、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了解班级情况、到学生们中去及时掌握班级动向、注意观察学生或者孩子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变化及学习成绩变化等等措施去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对于未成年的中小学生,由于其涉世不深,只要下工夫,还是能掌握他们的心理情况的。并且要注意校园霸凌现象呈现出的新特点,而不是单纯地认为没挨打、没被强抢财物就没有校园霸凌的发生。
(二)、学校要切实担负相关责任
学校作为主要职责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们心理、性格的可塑性,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可以起到明显正面的作用。
1、学校既要教育学生,也要教育家长。学校作为专业机构,比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引导更有专业性和正确性。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并且可以采取各种形式教育家长如何正确地培育孩子,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一个温馨幸福健康的家庭,往往比学校的教育更能起到作用。如单亲家庭的子女应该更加关心培养他健康全面的人格;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应控制子女的消费,避免被不良人员以校园霸凌的手段强抢强要财物等;
2、学校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干预。除了提高学习成绩外,还应该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缓解学习压力。建立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并配备专业的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前提下,有的放矢并且专业的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除了比较明显的肢体暴力、强抢财物、性霸凌外,也要去解决语言伤害、孤立等冷暴力带来的校园霸凌现象,切忌将这一工作流于表面形式。
3、以学校为中心构架全社会的心理辅导机制。学生们也是在社会中生活,也是融入社会每个角落的一份子,因此需要学校来起到牵头作用。学校应该将家长、社会机构、教师等组织起来,成立联合心理辅导机构,及时了解、解决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在做好心理预防的同时,也要通过社会、家长的合作,做好一旦发生了校园霸凌现象,如何针对施暴者、受害者、旁观者等学生的心理关怀与干涉。
4、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既要加强教学能力,也要关注教师的师德和心理状况。如果师德有问题,不仅仅会对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甚至有极个别品行恶劣的老师本身就是校园霸凌现象的施暴者。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度对学生们也是影响,防止不健康的心理波及判断能力差及心理素质不稳定的未成年人。在此基础上,也要加强教师团队对于校园霸凌现象的重视、对于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视。切实配合学校、社会、家长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三)、家庭要以正确科学的态度去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
现在一般家庭都比较重视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心理。但是由于认知能力甚至是家长本身心理的缺陷,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却并不正确全面。这就要求家庭要多和学校联系、多和自己的孩子谈心交朋友,更要自己以身作则,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家庭避免任何形式的暴力、夫妻之间要忠诚并恩爱、不要一切以金钱为中心、带着孩子多参与健康的社交活动感受社会的温暖等等。并且要教会孩子面对校园霸凌时的处理方式,如提高防范意识,针对危险的处置方式,及时与学校家长沟通,面对暴力伤害应选择逃离并及时报警等等。
(四)、防范校园霸凌是全社会的责任
如前所述,目前校园霸凌现象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各级政府、相关机构、学校及家长等也在密切关注并且设法解决,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各种校园霸凌以不同程度仍旧存在,甚至有的恶劣到挑战社会道德底线。从制度办法讲,要依靠法律法规及协同合作。从心理学专业角度讲,也要进一步加大对于未成年人心理的研究,加强科学性。而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向学生传达正确的道德观念,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综上所述,从心理卫生角度分析并提出了缓解校园霸凌现象的办法。这需要全社会密切合作、齐抓共管,才能真正的给学生们创造一方安心学习的净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