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校园危机事件处理技术的心得体会
近年来,新闻、报纸、各大网站上经常有关于校园轻生事件的报道,其实,学生的心理是比较脆弱的,外界的多种因素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平静的校园常常因为某一件校园事件而一石激起千层浪,如若对其放任不理或者处理不当,会使整个校园人心惶惶,不仅影响学生以及家长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当危机发生时,掌握一定的校园危机处理技术,可以使危机事件的损害降到最低,保障学校的稳定发展。经过为期一年的关于校园危机事件处理技术学习过程中,本人获益良多,现将所学总结如下:
一、学校危机事件的定义
所谓校园危机事件,就是指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围绕学校发生的,可能直接或间接威胁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会带来不良后果(比如:食物中毒、校舍倒塌、游泳溺水、教学设备及设施损坏导致的伤亡事故及学校中其他的责任及无责任突发事件),而以学校现有的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紧急事件。一般而言,中小学校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主要可分为自然性灾难事件和人为性灾难事件两种。其中,自然性灾难包括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人为性灾难包括中毒、校园动乱暴力、传染病等。
二、校园危机事件的特点
通过分析各种易发生的校园危机事件,我们可发现,校园危机事件普遍存在以下共同特征:
1.不可预测性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 学校总会面对一些不可抗拒、不可预测的事件。它能否发生, 何时发生、何地发生以及发生在谁身上都是很难预测、无法抗拒的, 这也是学校作为开放系统存在的特性所决定的。正所谓“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由于学校是个开放的系统它时刻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因此学校系统内的变化是必然的因而也就决定了学校危机事件的不可预知性。
2.责任和利益的纠纷性
危机事件绝大多数都是当事人双方对事件责任认识的不同而导致的。如果没有了行为、责任和利益纠纷便无危机可言。实际情况下最典型的纠纷便是学生在学校伤害伤亡事故的经济赔偿问题,而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学校家长双方对各自责任持不同的见解。
3.易引起关注
由于学校危机事件具备上述几方面的特征,所以它容易引起人们及社会的普遍关注。它不仅会引起当事人、当事人亲属、新闻媒介的关注, 也会引起学校、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法律服务机构乃至一般社会群众的关注。他们关注当事人的心理状态, 关注学校的实际行动, 关注媒体的追踪报道, 关注事件的最终结果以及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 学校管理者必须采取积极、谨慎的态度去应对学校危机事件, 否则, 学校将会陷入极为不利的被动的局面。
三、校园危机的处理
关于学习校园危机事件处理技术的体会(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