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化竞争已成为当今国际化竞争的大趋势。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老字号企业虽然为数众多,但大多数已不为公众所熟知,现状堪忧。在市场竞争中,品牌发挥着日益决定性的作用,老字号企业也应顺应时代发展注重品牌建设。我国老字号因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比较国内外老字号发展差异的基础上,认清企业自身的优势以及在外部环境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关键。所以品牌创新、品牌传播、品牌保护等方面应相应有所对策,以便使百年老店重焕生机。
【关键字】:全球化 老字号 品牌
目录
全球化背景下中华老字号的品牌战略研究2
一、现代市场竞争中品牌的重要性2
二、我国老字号企业的品牌经营战略现状分析3
1、文化保守,以“老”自居3
^^文档来源:根据中央电视台“ 品牌中国”节目内容整理4
2、产品结构老化,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4
3、营销观念落后,品牌知名度下降4
4、假冒伪劣商品增多,企业信誉丧失,美誉度降低4
5、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品牌重视程度不够5
6、外国跨国公司的直接冲击5
三、我国老字号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5
1、老字号企业的自身优势分析5
(1)、品牌文化上的优势。6
(2)、“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和世代相交的良好商誉。6
(3)、特别的产品和服务。6
2、老字号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6
(1)、老字号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7
(2)、老字号企业面对的挑战7
四、振兴传统老字号品牌的对策7
1、“老字号”品牌要保持传统特色,并积极创新8
2、“老字号”要强化品牌传播,提高品牌知名度8
3、“老字号”要依法注册商标,加强对品牌商标的保护9
4、要实施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10
5、探索规模化战略,扩大企业实力与品牌影响力10
6、提高产品质量,重铸老字号诚信品牌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华老字号的品牌战略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对着我国巨大消费市场的诱惑,国外名牌企业纷纷抢滩登陆,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服务优势等迅速挤占我国市场,使得我国的本土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老字号企业在竞争中也日趋势微,若想跟这些国外名企逐鹿中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不至于覆亡,就必须实施品牌经营战略,使自己手中的“老字号”招牌重焕生机。因此,实施品牌经营战略不仅成为“老字号”的必然选择,而且也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市场竞争中品牌的重要性
品牌是生产者、经营者为了标识其产品,以区别于竞争对手,便于消费者认识而采用的显著的标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各个企业不得不重视品牌的经营。企业要市场接受产品和认同产品必须转变经营思路,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根本,通过品牌创造来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实际上当今的那些知名品牌创造的利润远远大于陌生品牌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对品牌的认同其实是对企业本身的一种忠诚,这对企业后续推出新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稳定增长的销售额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品牌的重要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品牌具有价值,而且企业通过自己的经营还能使这种价值不断升值。当企业通过品牌这一载体,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品牌效应”。
其次,知名品牌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例如在国内的家电领域,销售量位于前10位的知名品牌垄断了行业80%-90%的市场;而知名品牌格兰仕1997年独家占领了我国80%的微波炉销售市场。由此可见,知名品牌完全可以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当今世界企业的竞争力已逐渐演变成了企业品牌的竞争力。
同时品牌也是真正与顾客关系最密切的,在顾客心里它不只代表着产品本身,更代表着整体企业;在企业心里它代表着公司想要传达给消费者甚至给合作者、竞争者及整个社会的信息;品牌有时还可进一步地代表一个国家的产业内涵。如诺基亚手机代表芬兰、宜家家具代表瑞典、菲利浦电器及壳牌石油代表荷兰、劳力士、雀巢代表瑞士等。所以品牌是一种强大的武器,它可以影响企业的生存、改变行业的前景,甚至能够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品牌的影响力十分深远,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我国老字号企业开展品牌经营战略已经迫在眉睫了。
二、我国老字号企业的品牌经营战略现状分析
中国的老字号企业为数众多,历史悠久,大多创立于明、清时期。据中国品牌研究院的统计,建国初期我国大约有老字号企业16000家,主要集中在餐饮、医药、食品、零售、烟酒、服装等行业。这些老字号企业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色,或具备独到的经营之道及历代相传的加工工艺。
虽然这些老字号企业都历史悠久,但在当前市场竞争的体制下,发展状况却各不相同。在1990年国家重新认定的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中,几十年来惨淡经营,勉强保持原状的约占70%,而约占20%的长期亏损面临倒闭破产,而只有不到10%的老字号企业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众多老字号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文化保守,以“老”自居
一些老字号企业视数百年如一日,以前的一些落后的加工工艺还保留至今,无法适应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它们自认为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在国人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没有什么可以撼动它们的地位。孰不知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如果不根据市场的改变而进行各方面的变化,资格再老的“老字号”也可能被市场淘汰。即使是目前比较成功的“老字号”在文化形象上也总是给人以“老古董”的联想,缺乏文化创新和形象创新。中央电视台2005年“品牌中国”节目,就全聚德、五粮液、商务印书馆、同仁堂四家老字号作了一个品牌联想比较,即把品牌形象及品牌内涵想象成一个穿着什么衣服、乘坐着什么交通工具的人。所穿的服装有:长袍马褂、中山装、运动装和西装;在交通工具方面有:马车、汽车、火车和飞机。结果企业家自我认知与消费者(北京、上海、广州抽样调查)的评价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见下表)
表1 四家老字号的品牌联想比较
名称
企业家自我认知
消费者(相对多数)评价
全聚德
穿(现代)唐装、坐飞机
穿长袍马褂、坐马车
五粮液
穿唐装、坐飞机
穿中山装、坐汽车
商务印书馆
穿西装、坐汽车
穿中山装、坐汽车
同仁堂
穿长袍马褂、坐飞机
穿长袍马褂、坐马车
^^文档来源:根据中央电视台“ 品牌中国”节目内容整理
2、产品结构老化,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
不少“老字号”由于经济实力的不足,导致在技术方面的投入比较少,不很注重产品的创新。很多作坊式的企业生产效率十分低下,科技含量不高,质量也不够稳定。而进入我国的外国企业则一般都是采用统一配料、标准化的制造工艺和机器进行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其生产的速度较快、效率很高、成本也低,还保证了质量的稳定,这与一些老字号企业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3、营销观念落后,品牌知名度下降
大概因为老字号企业以前是在短缺经济或计划经济的条件下经营,从而形成了一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维惯性,过高地估计了品牌的含金量。因此现在它们在品牌的宣传上投入很少,在产品设计、广告宣传等方面也显得不足。据我平时的观察,在电视或报纸上进行广告宣传的老字号企业几乎没有,这也部分导致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下降。一些老字号企业依仗自己已是百年品牌,在品牌传播上主要凭借顾客们的口头传播建立声誉,而忽视了对品牌的持续宣传,导致一些老顾客的转移或消失。
4、假冒伪劣商品增多,企业信誉丧失,美誉度降低
市面上流通的假冒伪劣商品大多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来自造假者,由于老字号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所以其产品也成为造假者们积极模仿的对象。而造假的手段也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高明,生产出的伪劣产品在外观上已可以与老字号的商品鱼目混珠,以至于顾客不能轻易辨认出来,又因为假冒商品成本不高,所以其售价也较正规产品低很多,而一些顾客存在的贪小便宜的心理也致使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前景“看好”。最后有不少消费者因误买了赝品就开始憎恨这个品牌,这些因数都严重影响了“老字号”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形象。其次,近年来,在社会上浮躁风气的影响下,一些老字号企业也开始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再珍惜自己的良好名声,就像前几年的南京冠生园那样,用陈馅制作月饼欺骗消费者,尽管欺骗了一时,但不能欺骗一世,结果只能是自砸招牌。
5、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品牌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商标法》在第十八条中明确规定,企业商标实行“注册在先”的原则,而不是“使用在先”的原则。如今,不少企业还处在传统思想的束缚之中,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薄弱,以致商标被抢注的事件屡见不鲜。如长沙中药一厂的“九芝堂”商标,从1956年注册至1982年有效期满,一直风平浪静。但在1982年有效期满时因未及时续展,结果被日本一家企业抓住机会抢注,使得辛苦创出的品牌被人坐享其成。同时,有些“老字号”商标注册单一,很容易产生一些相似的品牌从而影响自身的销售。还有一些老字号企业由于没有对商标进行及时的国际注册而被外商抢注,如“阿丝玛”在菲律宾被抢注,“竹叶清”被韩国抢注等等,从而使这些老字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受阻。其实老字号品牌也是一种无形资产,不过一些老字号在对无形资产的利用上还不够。
6、外国跨国公司的直接冲击
就品牌的历史性和民族性而言,外国也有自己的“老字号”,如代表美国文化的世界名牌“万宝路”、“可口可乐”,意大利的皮具精品“老人头”。如今,“可口可乐”、 “万宝路”已是全球价值最高的品牌之一,“老人头”也成了意大利精品的象征。这些西方“老字号”都已跻身世界名牌之列,并纷纷涌入了中华大地。这些外国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展开强大的广告宣传攻势,淹没我国的本土品牌或者采用“封杀”策略,与中国驰名厂商合资,买下中方名牌后弃之不用。在外国跨国公司的强大攻势下,我国老字号企业的市场日渐萧条。
三、我国老字号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传统的与现代的企业均被无情地卷入激烈残酷的竞争中来,中国的老字号企业能否在这残酷的竞争中起死回生,最关键的是要认清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的自身优势,抓住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及时做到扬长避短,弥补差距,东山再起。
1、老字号企业的自身优势分析
“老字号”之所以能生存发展至今,经受住漫长的商业竞争的考验,本身就说明它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即具有现代品牌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知名品牌在短期内无法替代、无法获得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文化上的优势。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融入“老字号”本身的品牌文化之中,形成了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体现在品牌文化对消费者的征服上。本来任何品牌的打造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老字号本身就是一种积淀深厚的文化,有着历史悠久的优势,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资源,这是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
(2)、“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和世代相交的良好商誉。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礼仪、讲诚信的民族,众多“老字号”在开始起家时,就严格信守以德讲信、诚实待客的经营原则,如杭州胡庆余堂有“戒欺”匾,北京同仁堂有“修合无人见,寸心有天知”的自律原则等。正因如此,中国的传统老字号在没有经过现代的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的情况下,却能凭借着诚实守信的经营风格被人们所传颂,并世代拥有自己的忠诚顾客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以诚信取胜,依然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唯一准绳。这些都是现代品牌以及跨国品牌在中国暂时无法获得的优势。
(3)、特别的产品和服务。
“老字号”的手艺一般都是在本家族内世代相传,其工艺独特,别人难以效仿,在长期经营中,形成了一套独一无二的工艺流程。这既保证了产品的独特性,又成为招徕顾客的法宝。如中国的老字号全聚德烤鸭等美食菜肴,其香嫩可口、味道鲜美,远非洋快餐所能比拟的。又如“六必居”制造酱菜时独特的腌制与酱制绝招。以其精品之一的甜酱八宝瓜为例,必须选用七八成熟的、大暑以后的香瓜,洗净后,按配料比例一层一层盐放入缸内,再加上10%的水,每天上下倒缸两次,进行腌制。腌到一定火候,放入酱缸中进行酱制,每天打耙二三次,酱制30天左右把瓜瓤挖出,装入拌匀的瓜馅,再装入布袋内进行酱制,按配料加入特制的甜面酱等,从而形成了与别家酱园不同的独特工艺,堪称一绝。
2、老字号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我国加入WTO后,商业和服务业已全方位对外开放,大量的跨国商业和服务业以极快的速度进入我国各大中城市,抢滩我国市场。大量的跨国商业和服务业的进入,既为“老字号”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提供了一个窗口,提供新一轮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给老字号带来巨大的挑战。
(1)、老字号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①有利于拓展老字号企业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服务业在全球产业结构的比重不断攀升。在我国,服务行业比重上升也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这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以服务业为主的“老字号”来说,无疑是一次发展机会。
②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度提高以及国家的重视为老字号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已逐渐从对产品质量的单一消费转向对品牌和服务的多元化消费。对品牌的关注迫使各个生产者不得不重视品牌经营。“老字号”正可以利用这一契机,重塑人们心中的“老字号”。而近年来国家对本土企业的品牌建设也非常重视。2006年4月,商务部发布了《商务部关于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的通知》,决定从当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这是我国保护和振兴老字号品牌的重要举措。这些无疑都为老字号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2)、老字号企业面对的挑战
①现代消费习惯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不仅使我国迅速融入世界经济的行列,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人们购物不再只看中产品的质量、价格,而且更看中产品的样式、品牌以及购物的环境。这对产品老化,品种单一的老字号企业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②知名品牌的挑战。
如今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产品丰富多样,品牌层次分明,传统老字号产品的“替代品”越来越多。
③新技术的挑战。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技术更新的加快,带来产品更新换代速率的提高和市场生命周期的缩短。而老字号多数固守某种传统工艺,缺少技术创新,有很大的局限性。
四、振兴传统老字号品牌的对策
老字号品牌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我国商业文化的经典,是国家与民族的宝贵遗产与财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老字号作为我国民族品牌阵营中的一员,承担着传承与传播中华历史文化,提升国家与地方形象与美誉度的重任。老字号必须走出困境,重整旗鼓,重树雄风。
1、“老字号”品牌要保持传统特色,并积极创新
老字号企业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既要保持产品的内在传统特色,还要创新变革,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老字号品牌的价值。特色是一个产品的重要标志,是老字号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老字号品牌文化的体现,丧失了传统的经营特色,就是抛弃了品牌所凝聚的那份巨大的的无形资产,抛弃了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这样的老字号也就毫无价值。因此,既要充分发挥老字号的传统特色优势,又要迎合社会的发展,创新自己的产品,只有不断创新,品牌才有生命力,才能让“老古董”散发出“新气味”。
(1)、观念创新。老字号企业往往最缺的就是创新意识,其产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主要原因就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最终只能路子越走越窄。因此,“老字号”必须摆脱传统的运作模式,树立“牌老人不老”的新观念,并要克服“守摊子”的心态,在经营中恪守古训、信守商业道德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的吸收新的文化,实行观念创新。
(2)、产品创新。产品是品牌的载体,“老字号”要改变“老古董”的品牌形象,首先要从加快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入手。2003年,始创于1651年的老字号“王麻子”剪刀厂向法院申请破产。“王麻子”走向落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要害是对品牌管理不当,尤其是缺乏创新。其新产品开发速度过慢,与一些新牌子相比,“王麻子”在产品款式、科技含量上都显得土气。与此同时,广东阳江等地出现了数百个刀剪厂,凭借其低廉的价格、丰富的品种、先进的工艺,抢去了“王麻子”不少的市场分额。而全聚德集团在创新方面就做得很出色,它以传统特色菜品为基础,根据市场环境、顾客消费习惯不断地推出创新菜品,满足了宾客的不同需求。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全聚德连锁企业在经营中以全聚德特色菜品为主打菜品,同时结合当地饮食习惯、民俗民风,引进当地特色菜,形成了北京名吃与当地特色菜的经典结合,成为全聚德中式正餐连锁的独有特色。这些例子表明,在传承和发扬产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也应积极引进现代工艺,在传统的生产工艺中不断加大科技含量,实现生产的工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2、“老字号”要强化品牌传播,提高品牌知名度
现代市场的竞争,既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也是知名度的竞争,谁的质量优,知名度高,谁的产品就能赢得市场。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品牌的传播。因此,老字号企业应克服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陈旧观念,加大品牌传播力度。美国“可口可乐”和“万宝路”两家公司每年用于广告宣传的费用都以数亿计,但对于普通的老字号企业来说,由于条件、资金、规模的限制,在进行常规的广告宣传的同时,还必须出奇制胜才能迅速打响品牌的知名度。改进老字号的品牌传播方式,根据需要科学合理地、灵活运用各项传播工具,如运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路牌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对品牌进行整合传播,还可借助公关、社会性活动、重大事件等对品牌进行传播,扩大其市场和社会声誉。如健力宝运动饮料在1984年刚刚投放市场时,产品没有名气。为了扬名和拓展市场,也为了支持中国的体育事业,健力宝的决策者看准了奥运会这个机遇,在当时年产只有700吨的情况下,毅然拿出价值200万元人民币的饮料,供中国体育代表团比赛期间饮用。而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的体育健儿也不负重托,勇夺15枚金牌。当世界各国记者在探索中国运动员创造佳绩的奥秘时,发现中国运动员喝的饮料与众不同,于是健力宝饮料在赛场内外都成了关注的焦点。而在老字号企业中,品牌传播做得比较出色的当属“恒源祥”。1990年,这个曾濒临破产的老字号企业一下拿出了18万元做广告,在见到效益后又连续追加广告投入,到1996年“恒源祥”的广告费用已经突破3000万元,其销售量也从75吨增加到1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绒线大王”。所以,老字号企业应创新品牌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强化品牌传播,争取重新获得市场认可。
3、“老字号”要依法注册商标,加强对品牌商标的保护
老字号品牌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一项知识产权,对于没有法律保护的老字号,即使有上千年的历史,也难保证不被抢注夺走。因此,“老字号”在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应及早进行品牌的申请注册工作,为商标、字号、专利、外观设计等提供法律保护。其次,应运用法律武器,随时维护本企业品牌的合法权益,对于那些假冒自己牌子的产品要进行坚决反击。按国际惯例,驰名商标可以获得有效的国际保护。但不是驰名商标的老字号,在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时,应及时申请国际商标注册,并可以采用保护商标策略,以防止与一些其它品牌之间发生纠纷。如北京的全聚德集团在中国内地,正式注册了“全聚德”商标9个,注册范围涵盖25类97项。同时,还在29个国家和地区正式注册了“全聚德”商标,从而使“全聚德”商标在国内外都得到了统一管理和有效地保护,并在中、美、德、英、日等国开设了特许连锁店逾百家,形成了较大的经营规模,使老字号的名声更响。科学、规范地管理“全聚德”品牌,使全聚德集团以无形资产为纽带,发展连锁经营的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4、要实施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许多中华老字号企业都是中小国有企业,背负着计划经济遗留下的沉重包袱,人员过多,早期积累不多,而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也还需要企业支出,造成企业运营困难,资金周转不顺,过多的负担使得老字号企业难以和其它企业竞争。因而老字号企业必须通过改制与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权利制衡机制和民主的决策机制,增强自我改造与监督的能力。
老字号在体制上需要市场化的革新,如引入外来资金进行股份化改造等。北京“全聚德”烤鸭店以前也曾濒临倒闭,但是它勇于变革,锐意创新,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革新逐渐由弱变强,走向繁荣。2004年4月,全聚德集团与首旅集团、新燕莎集团实行强强联合,资产重组,成立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全聚德”为众多老字号做出了表率。
老字号企业在做大的过程中也要对人事管理机制实行创新。在用人上,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对于有能力的要给予较大的发展空间,实行赏罚分明;订立完善的薪酬制度,不能实行大锅饭,要拉开档次,引入竞争机制,对于拥有关键手艺的老师傅给予高薪,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
5、探索规模化战略,扩大企业实力与品牌影响力
企业的发展需要品牌的支持,而品牌成长为名牌又需要规模的支撑。不少老字号企业以前采用的“前店后厂”的经营机制,虽是老字号的经营特点,但已不适应当今国际市场的要求。在今天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只有大而强的企业才有足够的实力参与市场竞争,才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老字号要打破地域界限,积极实施规模化战略。老字号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连锁经营和特许加盟,通过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去积极探索。
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实行连锁经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连锁经营是指零售业、饮食业中若干同行业店铺,联合起来共同经营同样的商品和服务,实行统一管理、共同负担经营风险,共同分享规模效益的一种商业组织形式。老字号企业由于长期的历史沉淀,在产品或经营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特色,具有发展连锁经营的先天优势。如果科学地发展连锁经营,将推动品牌资产的开发和增值。同时,老字号企业以其较大的无形资产开发连锁经营,会迅速发挥起资源共享并取得规模效益的作用,从而扩大品牌影响力。目前,包括全聚德、东来顺等在内的一批老字号企业,已经通过连锁经营走出了品牌快速扩张之路。到2000年,东来顺已在全国九个省、市、自治区发展了九十多家直营分店和特许加盟连锁店,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可见,发展连锁经营是提高规模效益和品牌资产的重要途径。所以,老字号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抓住机遇,适时地转入连锁经营。这样在扩大企业规模与实力的同时,还提高了企业无形资产的含金量。
6、提高产品质量,重铸老字号诚信品牌
“诚信”是老字号维系“百年老店”不衰的源泉,也是决定一个品牌能否赢得市场的重要砝码。因此老字号企业在为自己拥有老字号品牌而自豪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维护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海尔在创业之处,就勇敢地把自己查处的76台不合格的冰箱当众砸烂,用实际行动维护了严格质量要求的企业形象,从而使“海尔”产品成为市场与消费者公认的值得信赖的名牌产品。放眼全球,著名的跨国企业无一不是以产品的高质量和诚信赢得市场和保持品牌魅力,同时它们又十分重视产品的创新,以超前的眼光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使产品不断升级换代,从根本上保证品牌的持久魅力。例如松下就有一个著名的质量等式:1%=100%。就是说,企业生产出的1%的次品,对于购买这件次品的用户来讲就是100%的次品。而同仁堂的“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古训也使其成为老字号质量管理的典范。
对于老字号企业来说,在寻求发展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实施连锁经营过程中,应将产品的生产配方、火候、口味等制定成量化的标准,保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同时,加强对加盟店的技术服务指导和培训,量化服务标准,定期对其进行滚动式内部审核,重塑“老字号”这块金字招牌。
“老字号”虽然有着光辉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也面临着诸多危机。“老字号”只有在继承自己的光荣历史,并在保持自身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用高科技来维护金字招牌,并实施科学化的品牌管理,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大潮中屹立不倒。当有一天老字号企业虽然怀着一颗“传统特色”的心,但“衣着光鲜”,并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的顾客的时候,“老字号”在现代品牌的道路上才有了自己新的生命。
参 考 文 献
[1]向洪、张忠元.品牌资本[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319 – 342.
[2]黄敬泽.丝绸之路与中国制造[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70 – 79.
[3]白光、马国忠.21世纪国产品牌经营应变大趋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1 – 62.
[4]周永亮.名牌竞争战略—企业品牌提升与形象导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1 – 39. 159 – 180.
[5] (美)大卫.爱格:品牌经营法则[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10 – 24. 236 – 246.
[6]王成荣.老字号的历史传承与品牌创新[N].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9-21(3):4 – 8.
[7]闫诗、孙晓红.WTO环境下的品牌发展战略[J].商业研究,2003,267:175 – 177.
[8] 别清河.全聚德:百年老店走向世界[J].今日中国,2005,7:40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