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摘要…………………………………………………………………………………2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3
三、信息技术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作用……………………………………………………4
五、 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途径……………………………………………… 5
内 容 摘 要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设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方法,而信息技术在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什么是学习型组织。中国人保财险南宁分公司做为一家老牌保险公司在市场主体增多,市场份额下降,车险业务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建立学习型组织,从而提高公司实力,适应市场发展。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对支持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作用研究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PICC P&C,简称“中国人保财险”,下同)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于2003年7月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发起设立的、目前中国内地最大的非寿险公司,注册资本111.418亿元。其前身是1949年10月20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批准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市分公司是人保财险公司在南宁辖区内设立的二级分支机构,所辖五个城区支公司,拥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廉洁高效的员工队伍,职工人数1800多人,服务网络遍布城乡。2009年总保费收入达到5.36亿元,占南宁地市全社会财产保险的市场份额为50%以上,拥有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服务网点多,业务范围广。
随着入世后我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和准入限制的逐步放宽,保险公司数量快速增加,人保财险所占市场份额逐步下降,保险业寡头垄断的格局逐步被打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人保财险作为国内最大的非寿险企业,面临着新公司机制灵活,设备先进的挑战,人保财险还背负着很大的历史包袱,作为老国企,机构臃肿、人员老化,日渐缺乏活力。人保公司为此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
1.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所谓学习型组织,指的是组织内的所有成员全身心投入,形成勤奋好学氛围的组织,是一个学习资源和学习成果共享,促进所有成员不断学习的互动组织;是通过不断学习调动成员积极性,发挥创造性,调整和改造组织自身以适应环境变化。求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组织;是凭借学习,将所有成员的学习成果转化为生产或服务价值,进而体现个人价值,大幅度提高组织绩效,实现共同理想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会想方设法通过机制建设,促进全体成员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会创造并形成一个宽松的、适于成员学习和交流的气氛,促进全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沟通和知识共享;会制定详尽的教育和培训计划,鼓励员工不断更新知识。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由于不断的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学习型企业能够清楚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随时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调整自己的市场适应能力,并因而站在时代的前例。我们熟知的许多大公司,如美国的AT&ST、福特汽车、通用电气、摩托罗拉、联邦快递、欧洲的赛恩斯钢铁等都相继把自己的企业改造成学习型组织。新加坡政府也在努力打造学习型社会。
2.“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有哪些?
从实践的情况看,“学习型组织”一般拥有以下特点: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拥有开放的学习系统;形成了学习共享与互动的氛围;具有实现共同理想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工作学习化,成员在工作中享受生命意义;学习工作化,组织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不仅可以使企业不断突破自我,持续创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其他组织如机关、学校及其他事业单位等的创新与发展也有启示作用。我们可以运用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念,去挖掘不同组织创造未来的潜能,创建学习型工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等等,最终形成学习型社会。
二、信息技术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创建学习型组织具有密切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离不开信息技术。学习型组织的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它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才能实现,而信息技术恰好为其提供了相应的手段和方法。例如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中需要不断改善心智模式,但毕竟利用新的心智模式得出的应对措施对组织来说太陌生了,到底是传统措施更有效,还是新方法更有效?谁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如何取舍往往取决于领导者的风格,但这无疑有很大的赌博成分在里面,同时组织内部意见的不一致,也会严重影响决策实施的效果。现实世界是不会,也不可能给我们提供一个依次实验,从而知道哪种方法是更好的。但是信息技术却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虚拟的实验环境,利用决策支持系统,人们可以模拟现实世界的各种想法,并对结果进行对比,从而找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决策更科学,同时也为组织内部共同愿景的形成提供了帮助。信息技术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过程中不但为组织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而且还提供了传统方法所无法提供的发表见解,进行实验的空间。其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信息化实现的过程。学习型组织的创建需要借助于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此过程中组织必将建立便于组织内部交流的Intranet,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组织业务流程的重组,对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进而实现ERP在组织内部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在组织内部应用的深入,组织必然产生与合作者进行交流的需求,从而Extranet得以实现和应用,柔性生产、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准时制造等新的管理理念将逐渐融合到组织的管理中去。随着新管理理念在组织中的不断应用,必将对信息技术提出更多的要求,从而为信息技术提供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的方向。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承,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同时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也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其在组织中的应用。如果两者结合得好,必将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相互促进,使组织的发展突飞猛进。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途径
任何一个组织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机能和学习系统,但是每一个组织的学习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在不同的组织中提高和优化学习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组织学习的平台,为组织更有效地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技术保障;例如:建立人保南宁公司内网,为公司员工提供共同学习的平台。在此平台上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地为组织成员提供一个接口,为其提供学习所需要的知识,降低了学习成本,同时该平台还提供了E-mail、电子会议系统、文档传输系统和电子公告牌等多种方式,为组织成员提供了交流信息和体会的途径和场所,使共同学习更加便利。这种良好的在线讨论和知识的共享,可以使其成员对各种知识的了解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提高。
信息技术为组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缩短了学习的周期。利用因特网技术可以搜索学习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方便快捷,一方面扩大了学习的容量和范围,降低了知识获取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学习的速度,使组织成员更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知识不断更新的需要,缩短学习的周期。
信息技术为组织成员提供了进行深度汇谈的途径。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的电子会议系统、电子公告牌等,为组织成员提供一种虚拟的环境,使其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必有在现实生活中发表自己的言论的各种顾虑,这种无拘无束的讨论环境不仅为组织成员充分自由地发表各自的看法、经验教训提供有效的途径,而且也使其他人不用考虑发言人的身份、地位等现实因素,而以一种更公平、公正的立场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发掘更深层次的组织智慧,形成组织共同的愿景提供了帮助。
信息技术为组织提供了发挥集体智慧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可以使决策参与者充分利用电子会议系统、远程电话会议和群体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充分交流和沟通,在此基础上通过过程构造方法和任务构造方法来减少决策群体行为的不确定性,最终将过程构造的方法扩展,形成正式规范的决策过程的强制执行,使决策过程中的选择更加清晰明确,完成群体决策过程。群体技术减少了传统群体决策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不但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而且提高了决策的效率。
信息技术使组织的决策更加科学。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减少由于众多不确定性造成策失误的概率。模型库中的各种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尽可地对实际活动或过程进行模仿,而不再需要进行实际实或再现事实;知识库中的知识则为我们提供了进行推理依据。决策支持系统的这种模仿可以将时间和空间进行缩,不仅使组织成员的各种想法得到检验,便于其及时思和改善心智模式,而且可以使决策的长期后果一目然,及时发现决策存在的矛盾和不足,以便做出调整,避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在系统不断使用的过程中,企业进决策可供利用的数据会更多,模型库的模型会更接近实,知识库的知识也会通过积累越来越丰富,做出的决将更科学合理。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公司的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为公司更有效地学习提供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证。
信息术的应用可以使信息在同一时间在整个组织中扩散,免了上传下达,为推动企业机构精简,建设扁平化组织提了可能。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建立有利于企业打破传统的息等级界线,发挥信息的最大价值,降低各层管理部门内部交易成本,扩大管理的幅度。同时还可以让组织中每一个成员了解企业的目标,甚至更多的细节,并及时馈各种信息给管理层,有利于形成共同愿景,增强员工归属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扁平化的织结构为每一个组织成员融入到组织发展中提供了组上保证,可促使其努力学习,不断创新,进而不断进行知更新,实现自我超越,形成组织学习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
艺术与实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美国学者赫钦斯1968年出版《学习社会》一书。
2.张声雄.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上海:上海科学
及出版社,2000.
3.冯奎.学习型组织: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广州
经济出版社,2000.
4、以上数据出自人保财险南宁分公司内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