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具有稀缺性,决定了资源是不可持续的。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在常规情况下,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之中,超额的经营利润将会因为新的竞争者的不断加入、竞争加剧,而变得不可能。企业资源观则认为,如果企业拥有超常资源,并且通过一定形式的隔离机制防止资源稀释,那么企业就有可能赚取可持续的超常回报。具有超常资源更加考验企业对企业资源观念的认识,是否能够正确地合理地高效地运用,使其发挥应有的效果。
(四)基于技术观的核心能力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企业的技术观念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决定了在竞争中与其他企业的差异,也是驱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当中,创新能力是所有企业必要提及和追求的,它决定了企业在未来的竞争当中是处于被动还是主动。在合理的科学的技术观念指导下,可让企业在未来商战中未雨绸缪,不至于处于劣势。但也要考虑市场的真实需求,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科学发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二、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发展是第一要务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一个商业组织,企业就是要不断发展,不断增长,不进步就会可能退步。在今天激烈的充满竞争的商业社会中,既然存在于此,该组织就面临竞争的问题,就面临发展的问题,就面临如何增长的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核心竞争力就如同是企业的杀手锏,是保持企业竞争性的必要能力,尤其是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改革进程,更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发展的需要,专注于已,潜心磨砺,铸造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于未来的发展需要。未来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未来是充满不确定性的,而能确定的始终是自己的认知,只有清晰认识到构建优势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和必要性,才能在商业的战场中拥有一席之地。
(二)、竞争是从始至终的。
资源具有稀缺性,由此产生了竞争,企业发展中要不断获取利润,就要进行竞争,而竞争往往是从始至终的。只有树立牢固的生存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前景。安而不忘危,无论在何种情境之下,都保持足够的忧患意识,不断反思、总结。外部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着的,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坐井观天。多去了解外部的情况,时刻保持警惕性,时刻把握市场方向和市场心理,了解新的政策法规,掌握的信息始终是第一位的。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循序渐进,由此形成核心竞争的能力。
(三)、自然选择的法则,最适者生存
企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进化的、不断重塑自我以适应新的环境的过程。自然界有铁的法则,商业市场同样如此,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市场同样就自然选择的法则,能够存在于市场当中的最终都是符合市场需求的,能够给市场带来价值的企业,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和权力。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的优势的竞争能力,那么就没有在市场中竞争的能力,就不能取得生存的资格,企业的生命周期也随之结束。
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从宏观周期角度来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疾风知劲草。对于当前宏观经济处于周期的哪一阶段,企业应有清醒的认识。相对于上行周期,在经济的下行周期当中更加考验企业的应对能力,当经济增速放缓,需求下降,基本面受压,企业能否适应节奏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稳定地渡过压力区间。而当经济重新注入活力,需求上升,基本面向好,企业能否把握节奏,抓住机遇,更上一层楼。对于政府的相关政策实施,企业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在不同阶段的经济周期当中,政府会出台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调节经济活动,密切关注以形成决策参考十分有必要。
(二)、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