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是学生除了父母以外接触最多的、依赖最多的人,教师应该留心学生情绪变化,经常找他们谈谈心里话,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以及生活中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不放弃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班级的温暖,让教师成为他们亲近、知心的朋友,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树立榜样,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
班级中总会有很多优秀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这些优秀学生做事认真、学习优秀,能够给其他同学设立模范作用。小学生表现欲望强烈,在榜样的带动下,就会无意识的产生竞争意识,并努力追赶他们,形成有形的学习动力。调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也需要为学生推荐一些励志成功的作品,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
四、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共同教育学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 同时他还特别强调:“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从某些方面来讲,家庭教育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学校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及时沟通交流,形成教育的一致性,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学生优秀的品格。但是教育只有家庭和学校教育也是不完整的,还需要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正确的行为规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总之,小学的班级管理是一项集综合性与复杂性于一体的工作,不仅需要教师树立崇高的责任意识,更要从小事着手,在班级管理的细节入手,强化自身的 奉献精神,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耐心细致,潜移默化的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而且教师作为优秀的管理者,需要建立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深入学生内心,使班级氛围和谐友爱,互帮互助,健康向上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今后,我将努力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管理好自己的班级,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小学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2)(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