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力度,从而让幼儿教师意识到自身道德修养对
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性。首先幼儿园应该积极开展一些相关的老师交流学习活动,对每个幼儿教师的教学计划有着明确的规范,从而保障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然后,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采用“结对子”的教学模式,提高幼儿教师的责任意识以及职业道德修养;最后就是积极组织幼儿教师外出培训、参观学习,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激发幼儿教师对本行业的热爱以及责任意识,积极推动幼儿教师的职业使命感的建立以及形成。
3、 增强幼儿教师社会地位
怎样的经济关系决定着社会道德有着怎样的模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道
德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社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以及道德情感。所以说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现阶段我国的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普遍偏低,久而久之积累起的社会矛盾就会逐渐暴露出来。
幼儿教师应该是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来教育引导幼儿的健康成长。但是,传统的用来衡量幼儿教师的优劣性都是依据公开课、示范课等公开课堂的形式,并没有从幼儿教师的实际利益出发,这不竟违背了幼儿教师爱与责任的准则,因此,我们应该健全幼儿教师的师德评价机制,完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明确评价目标 现阶段对幼儿教师的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建立完善的幼儿教师行为准则,积极发挥幼儿教师的教学引导力以及教育评价工作的改进、激励功能,通过教学质量评估来完善每个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从而积极发挥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在实践中促进幼儿教学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园的领导之下积极发挥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管理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幼儿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完善的幼儿教师评价制度,积极发挥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引导性以及激励性,从而提高幼儿教师的道德素养以及保障幼儿园的教学质量。确立评价标准 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园领导团队应该做的就是为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挂以及思想观,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计划,根据现有的法律条令将幼儿教师的行为规范化,并且在日益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完善教师评价体系,这个完善过程包括以下三步:第一,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加强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幼儿教师应该是一个爱心、细心、耐心以及责任心的结合体。第二,幼儿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的教学知识,有着博大深厚的专业知识作为教学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向幼儿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第三,幼儿教师应该有着比较明确的法律意识,依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深刻落实教学任务以及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以及义务,自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在诸项评价中,师德和法制观念为重,一旦发现幼儿教师有着明显的违规操作或者是有违背师德的事情,考核评价中,一律当做不合格。第四,制定奖惩制度 幼儿园应领导团体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一些表现良好的幼儿教师实行一定的奖励制度,相反的对一些不合格的幼儿教师,根据具体情节严重,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解聘等相应的处理办法。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应该建立起完整的档案库,对每一个幼儿教师的行为操作清楚的记录在案,通过对档案的评价,检查以及分析,集中评判幼儿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
(二)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评价机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阶段学生终身以及学校教育基础。因此,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崇高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迫切需求。就自身从事幼教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活体会中,与目前所见所闻的事故案例当中,幼儿园法制教育仍处在不成熟的摸索阶段。当前幼儿教师的教学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相关幼儿教师的个人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素养也在陡然下降,甚至少数幼儿教师走向犯罪,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时常出现幼儿教师未能依法执教的现象,追根溯源,就是缺乏师德修养。因此,加强职业道德自我修养,依法执教,不仅具有职业道德的含义,同时也是教育自身得以发展的内在需求!
1 、加强幼儿教师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师德认识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激
发幼儿教师敬业奉献精神是决定其潜力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动力。首先,我们要知道职业意识是职业感情和执业行为的基础,同时也是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必须要求的思想意识。正所谓,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这是每个职业的基本要求。幼儿教师行业也不例外,每一个从事幼儿教师的人员一定对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事业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同时这种思想认识也是幼儿教师热爱本行业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幼儿教师才会对幼儿教师这份事业有着独特的责任心以及集体荣誉感。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对从事的行业有着清楚的认识,才会由衷的产生一种崇高的职业理想,从而为幼儿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并且将幼儿教育事业的繁荣昌盛当做是自己的职责,将所从事的幼教事业志向和抱负,化为行动,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幼儿的心田,献身于教育事业。。
2 、加强幼儿教师责任感教育有利于提高师德情感
幼儿教师只有对从事的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才会由衷的产生一种职业使命感。只有当幼儿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无比光荣伟大的时候,幼儿教师才会克服种种困难,将教书育人当做是自己的天职。同时这也是党和人民对人民教师的期望以及道德修养对每一个幼儿教师的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爱是对每一个孩子充满慈祥的爱,是无私的爱,比之母爱更伟大。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抚摸和问候,为孩子整好领子、扣好扣子,为孩子擦鼻涕、系鞋带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节,却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很多美好,使他们从中感受到老师给他们的温暖,从而也让孩子喜欢接受老师的教育。这正是幼儿教师自身的一种魅力,更是新教育理念下的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体验。
3 、重视培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有利于实现依法执教
重视培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是实现依法执教主要途径。道德行为是幼儿教师外在品质的具体体现。具体表现为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言论道德以及道德习惯。而且各种不同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道德意识以及道德信念都是道德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幼儿的优良道德行为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幼儿教师,如果仅仅具有道德意识,而不去履行道德义务,那么我们只能说到具备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意愿或者道德动机,并没有人们所积极倡导的道德品质。只有认真履行道德义务,在社会发展实践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才能说是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左志宏.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43.
[2]王彬彬.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建构.教学与管理[J].2017,9:49-51.
[3]吴倩.谈幼师的职业道德对幼儿健康成长影响的相关思考.现代交际[J].2017,21
[4]刘春.大数据视野下的国外教师职业道德思考.基础教育[J].2015,12:56-65.
[5]张冬梅,姜珊珊.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教育探索,2013(10)
[6]于永顺《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育科学.2001.2,第 17 卷第 1 期
浅析学前教育师德建设现状与改进策略(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