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我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已有两年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最关注的是关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国家教育部也多次提倡开展并推进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在此过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步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部分小学生长期养尊处优,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毅的品质。小学生抗压能力低下,由于受到学习、考试、人际关系、家庭等方面的影响,促使其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近几年来该问题愈演愈烈。基于此,教师应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除此之外,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已经成为众多教育专家关注的重点课题。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 根据有关的实际调查得出,现阶段小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下述四种主要类型。
1.性格障碍
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受到客观环境影响较大。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风气、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等因素都对其性格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调查可知,目前很多小学生存在的性格缺陷主要包括任性、依赖他人、情绪失控、胆小怕事、害羞、做事不果断等 。
2.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的主要体现为过于焦虑担忧,做事胆怯、恐惧,十分容易烦躁等,属于情绪异常疾病。现阶段, 小学生情绪障碍一般情况下体现为过于焦虑,恐惧心理较强。例如独处时会惶恐不安,十分害怕;遇到困难退缩,缺乏知难而进的精神;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心神不定, 坐立不安等行为。
3.行为障碍
行为障碍是指小学生在进行某一行为的过程中出现行为过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小学生行为障碍的具体表现为强迫行为, 例如重复多次核对作业;多次检查书包物品是否整齐。此外还包括小学生的多动行为, 例如专注力较差;无论何种场合都十分好动;上课不认真听讲,喜欢做小动作。
(二)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是目前小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具体是指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阻碍能力正常发挥的心理现象。学习障碍的产生会阻碍其学习能力的发展。小学生学习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综合征与厌学两个方面。例如在学习的过程中十分烦躁;很少谈论与学习相关的问题;学习知识十分吃力等。
除了上述表现之外, 小学生还存在咬指甲和、频繁眨眼、习惯性摇头等不良习惯。这些习惯都是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表现之一。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具体表现
1.行为表现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因为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加之自身主体因素的制约, 很多小学生在行为方面出现不良表现。例如愿意说谎、自身攻击性强。攻击性行为 一般有以下两种表现: 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当遇到不公平待遇时采取攻击行为, 从而发泄自己的愤怒。二是自身实施挑逗行为,恶意对其他同学产生攻击行为。后者问题较为严重,如不能及时进行教育纠正,对其人生发展十分不利。
2.学习表现
伴随家长、学校、社会对学习能力要求的逐步提升,小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较大, 加之目前教学内容偏难, 对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抑制作用。基于此, 小学生在心理方面极易产生抵触、抑郁、专注力差、反应迟疑等问题。一般情况下主要表现为: 学习成绩较差; 学习主动性低下;学习过程十分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此外在参加考试的过程中自身的焦虑感更加凸显,十分紧张,甚至出现心跳加速, 冒汗、颤抖等状况。更有甚至会导致生理异常反应, 晕倒、呕吐,致使其不能常参加考试。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