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行为理论分析与应用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我要列出所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并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做一个自我分析,并对不良生活习惯行为进行干预,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一、理论学习
(一) 健康行为的概念
1、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指人们为了维持身心健康和增强体质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简言之,就是一切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是一种理想的行为模式。健康行为的主体分为:团体健康行为和个体健康行为;健康行为的目的分为:基本健康行为、预警行为、保健行为、避开环境危害行为、戒除不良嗜好行为;健康行为的存在状态又分为外显健康行为和内隐健康行为。
2、 增进健康行为
增进健康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不论其健康状况如何)所表现出的在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相对明显、确定的一组行为。
(二)损害健康行为
损害健康行为是指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健康所期望的方向,是一组相对明显、相对确定的行为。损害健康行为通常分为四类,即: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不良病感行为、日常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生活方式对人健康的影响具有以下特点:潜伏期长、特异性差、协同作用强、变异性大、广泛存在。
本人在本篇报告中实施的健康行为属于个体健康行为。该健康行为又属于保健行为、戒除不良嗜好行为和减少致病性行为模式,其中包括合理运动以及健康饮食。本人健康行为属于外显健康行为。
(三)行为主义理论
1、操作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主要是操作活动与环境中任一因素,如予实物奖励,或认知因素、欲望、动机、情感奖励相结合(强化)而产生的反射。
2)、社会学习理论
由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在于通过注意观察榜样的行为,通过个人认知、记忆和模仿行为而习得的行为。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模仿学习理论包括四个阶段:注意阶段、保持阶段、行动阶段、强化阶段。
二、自我分析
(一)个人基本情况及素常生活习惯介绍
1、个人基本情况
本人女性,现年45岁,身高160cm。42岁前起居、饮食不规律,体重多年维持在48-52公斤,因未出现健康和肥胖问题。对减重、健康饮食、运动的知识不关注、知之甚少。最近三年,生活方式不变,体重飙升到60公斤。总是畏寒怕冷,遇冷空气就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被医院确诊为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哮喘。久坐起立后腿无法自如行走,需要3到5分钟才能缓解。我开始意识到我的生活方式可能需要做出一些调整。
2、运动习惯
儿时唯一喜欢的运动是游泳,晒得非常黑。后因家庭教育理念认为女孩子大了应该保持皮肤白皙和文静,本人放弃了这项运动。培养了绣花、织毛衣等手工类且需要长时间专注坐着完成的爱好。因此本人现无固定的运动习惯,喜静。
3、饮食习惯
健康行为理论分析与应用(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