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师生沟通是教育成败关键 1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提升。 1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2
师生沟通是教育成败关键
[摘 要]师生沟通的好坏是教育成败的关键。从提升学习积极性、道德品质、健全人格三方面,以及一正一反两个案例,证明师生沟通的重要性。
[关键词] 师生沟通 教育 成败关键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教师只要懂得如何与学生沟通,懂得如何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那么,任何教育活动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和接受性。反之,在师生关系中,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无能、自卑,觉得被同学奚落、嗤笑,觉得自己不被信任、理解,无论平时多么喜欢的课程,他也不会产生学习的热情,更不会对学校产生好感。
师生之间通过科学、高效的沟通,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育产生决定性影响,共以下三点: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源泉,每一个人都具有自尊及好奇心等心理方面的追求,通常就称为需要。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有民主、平等以及爱与被爱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恰恰满足了学生对爱、关心和尊重的需要。他们从教师那里得到的不仅是知识和营养,而且获得了爱护与支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影响着学生动机的选择性学习。“亲其师,信其道”。我国有关调查也表明:许多学生在大学的专业,大多是中学阶段很喜欢的教师所教的学科。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对学科兴趣和学习成绩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一致的状态,构成“正反馈”的趋势。此外,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可激发学生的附属动机。这里所说的附属动机主要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事情做好的一种需要。这是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与教师在感情上具有依附性,也就是教师是学生所追随和效法的人物,而当学生认为他所效法和追随的教师能给与他赞许和关心,是莫大的宠爱和鼓舞。因此,他会有意识的使自己的行为、学习符合教师的要求和期望,借此获得并保持教师的赞许和关心,“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如此。这种附属动机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不仅影响着教学的智育功能的发挥,而且还影响着教学中的德育效果。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的,教学过程既是传习文化知识的过程,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教学的目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生具有道德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质,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在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体验到友爱、尊重、诚实等道德经验。相反,如果学生在师生关系中见到的是自私、圆滑、冷漠、怀疑,他们就会以为世界是冷酷无情的,从而得到自私、势利等道德经验。正如斯宾塞所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在和谐的师生氛围中,因为相互信任和尊重,才能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扉,从而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抒发和松弛,这样教师就可以对其有针对性的指导。师生关系融洽亲密,学生对教师的教导,在感情上才具有相融性;而在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容易形成对教师的“逆反心理”,与教师的教导背道而驰。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心灵了解和洞察,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动机和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师生沟通是教育成败关键(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