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首先,健全的人格表现在具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保持着亲密和谐的关系,学生就会自尊自信,心情轻松愉快,心理也能得到健康发展;相反学生(特别是差生)在教学中总是受到老师的训斥、批评和冷遇,师生关系极度紧张,学生就会产生自卑、恐惧、屈辱、焦虑等不适心理,不良的师生关系是导致在校青少年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可见,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实现自由的交流和沟通。课堂变成了一个小“社会”,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其次,健全的人格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现在的青少年学生民主意识和成就意识强,他们思想解放,表现欲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民主权利,希望民主平等的环境,讨厌专制式的领导方式,喜欢平等的讨论问题,民主地解决问题。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愉快、羡慕、互动、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在这种清新浓郁的民主气氛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记忆更加清晰牢固,想象更加丰富广阔,从而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所在的学校是企业办学,在开办初期,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软件条件都比较落后,这时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终生难忘。那是刚刚迎来的初一新生当中,一个名叫李霞的女生,她个子矮小,活泼好动,惹人喜欢。可是后来发现这个学生,无论上课,还是下课,一刻不闲地忙乎,很少听课,是班级里成绩最差的一个。一天下午正在上课的时间,她的妈妈带着满脸愤怒,不请自来,到教室里大吵大闹,要揪打一个学生。老师们立刻制止了她,将当事人请到办公室,问明缘由,得知李霞回家告诉家长,班里的同学经常欺负她,父母听后火冒三丈,要找那些学生理论。年轻的班主任血气方刚,没有经验,指责家长再有理,这么多学生正在上课,不应该在教室里吵闹。这话进一步激起家长的怒火,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在办公室吵了起来。后来,因为涉事学生纷纷否认曾经欺负过李霞,班主任采信了他们的说法,没有和家长做深入沟通,没有对此事做进一步了解和调查。家长因为此事多次来学校,最后学校以扰乱课堂为由,把李霞开除了。因为不专业的教师沟通和教育教学,使得一个学生过早离开本该属于她的校园。
当年的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在与家长、学生沟通和相处中所犯的错误,造成李霞辍学的悲剧,值得每位教师引以为戒。首先,教师选择与家长谈话的时间错误,李霞父母到教室揪打学生,肯定是急脾气的人,而且当时正在气头上,头脑不理智,情绪不稳定,即使金玉良言,都会付之东流,功亏一篑。要选择双方都心平气和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进行富有成效的谈话。其次,教师谈话方式有问题。当众指责家长的过错,会把事情扩大,双方的脸面都不好过,有伤彼此的感情,损坏对方的形象。不如把他单独找来,把事情艺术地讲得清楚明白,最终达成谅解和共识。这样对方会因为你维护了他的自尊,而对你心存感激,同时鼓励他改正错误。这是间接处理问题的方式。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的学校在方方面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非常相似的事情,有了完全不同的解决过程和结果。一天正在上课的时间,一对中年夫妻气势汹汹闯进校门,男子酒气熏天,指名道姓要打吴刚,因为他打了自己的儿子王志。保安拖住他们,急电通知校长,校领导第一时间作了安排。劝告家长班主任今天不在,明早再过来,一定给您满意的答复。第二天,两位校领导、班主任、一位任课老师,双方家长和学生进行面谈。老师先简单谈了谈两个学生的优点,然后进一步详细商谈事情的解决方法。最后决定1、吴刚向王志赔情道歉。2、吴刚向王志赔偿医学检查费、误工费。3、双方保证今后友好相处。此案例校领导和教师展现专业成熟的沟通智慧。首先,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避开家长醉酒、愤怒的时候,选择相对清醒、理智、平静的时间,利于商量解决问题。其次,沟通先赞美学生,以期最大程度的获得家长认同,有利双方达成共识。人们最渴望三方面的需求:接受、赞成、重视,满足这些需求,是人际最理想、最受欢迎的状态。促使人将自身能力发挥至极限的最好办法就是赞赏和鼓励。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质量。从这个角度讲,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有效程度决定了,教育对学生发生的效能。教师首先要有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教师要有这样的一种意识:学校里所设计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这种师生关系进行的。师生之间关系的好坏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实际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时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然后,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采用语言和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实现师生之间的高效沟通。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以更好地服务于师生沟通。
参考文献
1、佐斌:《教师人际关系和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2、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
3、贺斌等:《零距离施教:名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师生沟通是教育成败关键(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