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对策 [摘要]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比率过高,对教育教学工作会直接产生不利的影响。如对大量体罚事件的剖析显示,所发生的绝大多数体罚并不是由于教师的法制观念淡泊或缺乏职业道德所致,而是由于教师心理压力过大,焦虑过度,以致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造成的。研究的结果还表明,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它可能“造就”一大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甚至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因此,维护教师心理的健康尤其重要,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教师心理 表现 成因 对策 一、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从整体上看,教师群体和其他群体一样,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不良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现身体疾病 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或者表现为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恐惧的对象包括人、物、事等方面及社交恐怖。 (二)、行为举止异常 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时常出现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冲动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常表现出有厌烦的感觉,摔物,喜欢与人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 (三)、思想偏离实际 主要表现为个体有偏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某些人表现为不自在,有自卑感,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或自我意识过强,消极等待等。 二、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教师职业的因素
小学教师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对策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谈拼音教学的方法 | 下一篇: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小学教师 心理问题 表现 成因 对策 | 2020-10-21 10:06:3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