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好汉形象的再思考
《水浒传》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而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其作者是我国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施耐庵。这一著作的问世,使中国在小说艺术的发展上,开启了新的形式和风格。书中更是对人物的描写生龙活虎,人物形象塑造的十分逼真,使读者对书中的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梁山的一百零八将,行侠仗义令人赞口不绝。但如今许多人对其好汉的形象有了质疑,认为有些好汉并不是那么完美,甚至所作之事比恶人还可怕,令人难以置信。因此,我们要对《水浒传》中的好汉再进行思考,以分析其中的人物,是否真的符合我们心中的好汉形象。
一、好汉形象思考之何谓好汉
《水浒传》原来并不叫此名,而是叫《江湖豪客传》,后成稿时在学生罗贯中的建议下,为其命名为《水浒传》,施耐庵听后连连称赞,于是将本书名正式命名为《水浒传》。无论就本书原名还是就本书的内容,《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已经成为好汉的代表,因为人们心中的好汉就是那样。用现今的话说,一群有相同价值观的人组成了一个团队,他们说话豪爽直言不讳,为朋友两肋插刀,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路见不平就是一声吼,他们坚强勇敢、有责任心并伸张正义,而且个人作风没有太大的问题,其带来的利都是大于弊。
我们从《水浒传》中可以非常明显看到,这一百零八将各个身手不凡,都有其个人独特之处,虽背上“落草为寇”的名声,但因着忠义令人敬佩,这也是各路好汉去水泊梁山聚义的缘由,但若平衡的来看《水浒传》,会发现其中的好汉做了许多让人费解的事,比如,黑旋风李逵把杀人当成乐趣,甚至连无辜小孩都杀害,可以算是穷凶极恶,这真的是人们心中的好汉,还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好汉的形象到底是什么?这使许多人提出质疑。
二、好汉形象思考之典型人物分析
《水浒传》记载有一百零八位好汉,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的事迹,但笔墨有限我们不能一一列出,只能挑选其中比较熟识的几位来作为案例。
(一)、宋江
宋江是梁山好汉的代表性人物,常被提的绰号为“及时雨”和“呼保义”。在书中,宋江的名号让人如雷贯耳,但凡见得其人必跪拜行大礼。宋江是当时出了名的仁义,对人尤其仗义,并且为人十分孝顺,又因肤色偏黑,故而又称“孝义黑三郎”。虽得到他人称赞的美名,但对宋江的仁义,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先说宋江的“义”。在书中记载,他常为了兄弟的缘故,过于重“义”。比如,宋江非常要好的兄弟黑旋风李逵,他的性格极其暴烈,甚至经常作出格的事,虽然梁山早有规矩不滥杀无辜,但因着宋江和李逵的关系,显出对兄弟的义来,多次纵容李逵实属不该。再说宋江的“仁”,当宋江带领诸多好汉与朝廷打仗时,曾多次用谋略掳掠朝廷大将,并劝其归降,为了显出自己的诚意,甚至愿意让贤,但每次都用这样的方式,看似对他人是仁,但从来没有任何要让贤的行动,这样的仁是真的吗?这是另一个角度的宋江,所作所为不太符合好汉的形象。
《水浒传》中好汉形象的再思考(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