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林冲
林冲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未上梁山聚义前,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被称为“豹子头林冲”,有万夫不当之勇。无论对于朝廷还是对身边的人,都是特别的仁义,但谁曾料到多次遭人陷害九死一生。
首先是林冲的朋友陆谦。高衙内看上了林冲的妻子,但林冲武艺高强怎能得逞,随即使陆谦多次牵扯住林冲,高衙内便趁机欺辱林冲之妻。身为朋友一场,陆谦竟与他人勾结苦害朋友,林冲真是交友不慎。其次,高衙内父亲高太尉设计陷害林冲,使其误入白虎堂,最后刺配沧州。他虽然为朝廷卖命忠义肝胆,但仍被同僚陷害,无论什么原因都使他看透了官场。发配到沧州后,因柴进得以到草料场作看守的工作,又险遭暗算,更是得知自己被害的真相,彻底看透人情世故,不能再控制自己的脾气,无法再继续忍耐,便杀了那些谋害他的人。
登上梁山后,以真心投靠换来王伦的嫉妒,直到晁盖当了家。施耐庵对林冲的刻画,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忍辱负重、光明磊落的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在林冲的生平中足以诠释的完全,在权贵人凉的情况下,他仍是认为自己误犯了他人,表明了他内心尊卑上下的封建观念和恭顺的性格。纵观林冲的为人处事,还是比较符合好汉的形象。
(三)、吴用
当我们要介绍《水浒传》中的吴用时,想必知道他名字的人,都用他的名字开过玩笑,“吴用和无用”。而书中记载,吴用正是任梁山军师一职,被称为“智多星吴用”。看似一柔弱书生,但也会些武艺,最大的特点就是足智多谋,堪比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无论是智取生辰纲还是后来梁山打仗,无不显出此人的智慧和聪明,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虽为知识分子,但好汉的形象不输其他梁山兄弟。当晁盖想要聚伙起义时,吴用在其身旁出谋划策,赢得各位侠士的信任,取得不小的成就,这可以说是吴用在义上的形象。到宋江作梁山头领时,宋江一心想忠心报国,吴用又是与其并肩作战,常常献出良策帮宋江完成大业。无论是对晁盖的聚义,还是对宋江的忠心报国,吴用作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应该做的,颇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后而已的风范。宋江死后,吴用也无心享受荣华富贵,自缢而死随宋江而去,他在忠和义上做的都很彻底,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代表。
但对于吴用来说,现代人评价说其心肠狠毒、易于算计他人,在梁山与朝廷打仗时,虽劝降朝廷大将,但计策实属令人不解,把人家的家人早就接了过来,说白了像是软禁一样,人的软肋都是在此,不归降也没什么出路可走,所以说他为人狡诈,也不无一定道理。
通过我们所列出的三位《水浒传》中的人物,无论是其优点还是其缺陷之处,具体要定夺是否符合好汉的完美形象,是有待商榷的。但其优点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其不当之处,当成为你我的警戒。
三、好汉形象的思考与现实意义
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非常喜欢《水浒传》,他从梁山好汉身上挖掘到了古代革命^造**者的精神内涵。如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拼命精神等等,他都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精心吸纳。在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说:“宋江立忠义堂,劫富济贫,理直气壮......。”其中一些好的形象,还是值得人们学习。
如《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个非常直爽的人,路见不平定会拔刀相助。对于今日的社会而言,有许多不文明的现象需要我们站出来伸张正义,当然了如今社会不能用武力解决问题,但面对不正义的事我们哪怕说句公道话,也尽显“好汉的形象”,而不是站在一边看热闹,存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当心态。除此之外,好汉们之间的忠义也是我们该学习的。我们从梁山兄弟来看,他们十分团结的,甚至愿意为了义气代替兄弟而死,而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交友常是以利为先,若没有利益便不是朋友,谁又能用真心对待身边的朋友。如此看来,《水浒传》中的一些好汉,还是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应学习的地方。
然而《水浒传》中的李逵却不是这样。他性情十分暴烈,蛮横起来像是杀人的魔头。李逵为了让朱仝上梁山,一板斧将一个年仅4岁的小孩劈成两半,自己却像没事人一样,实属是理亏,这与真正的好汉形象并不相符,甚至做法与恶人相似,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这也同时可以成为我们的鉴戒,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负上极大的代价,这样做真多值得吗?一个人不可能完美,但所作之事不愧于良心,不违反法律和道德且利大于弊,为社会和国家带来益处,才是真正好汉的形象。
通过我们对《水浒传》好汉形象的浅析,使我们更平衡的看待其中的好汉。我们不应该太片面的看一个人或一个事物,应该以多个角度去认识才更为合理,想必这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是一件好事,使我们不会犯太弊端的错误。对于《水浒传》好汉形象的思考,还有很多是我们没有列举的,但他们的形象已经留在我们的心中,虽然有时并不是那么完美,但无论如何《水浒传》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给我们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水浒传》中好汉形象的再思考(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