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的诗学思想
杜甫的诗歌是儒家的主要思想,在中国长久的历史中,前前后后也出了很多的诗人,但是令我最佩服的还是我国伟大诗人杜甫,我最喜欢他的风格,他的诗歌无论是叙述事情还是称赞风景,都是结合现实中真实发生的事件创作的,杜甫是我国现实主义诗人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杜甫的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歌作品,诗中均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一、杜甫的经历
杜甫,字子美,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虽然他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却有着一颗有忧国忧民的心。杜甫生于名门,祖上世代为官,幼年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科举入仕,但是杜甫偏偏遇上昏庸无能的唐玄宗,自从唐玄宗继位后贪图享乐,宠信奸臣,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唐朝从此开始走向衰落。安史之乱也称天宝之乱,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个人发起的战争,这次战争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使唐朝人口大量丧失,伤亡士兵约三十余万人员,这次事件对杜甫的仕途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回到了长安,看到眼前衰败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伤感的诗歌《曲江二首,其一》。这首诗可以看到杜甫表达的对老百姓关心的情怀,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也正是他的这种高尚品格,使他成为了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后人称为诗圣。
杜甫这种与生俱来的性格,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是非常宝贵的,他关心爱护底层老百姓,批判社会现实,这种无所畏惧的性格,使他获得圣人的称号。杜甫无论是才学还是爱国爱民的高尚品格,都是值得称赞和让我们尊敬的。杜甫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朝代,过着颠沛流离极其艰苦的日子,经常都是吃了上顿没了下顿,即使是这样也没能磨灭杜甫这种心系天下,关心国家、爱护底层民众之心!杜甫一些看似普普通通的作品,后人阅读起来可谓是感叹万千,其诗歌总是充满着很浓郁的悲壮色彩,这是他作品最为独特之处。这一首《曲江二首,其一》悲痛色彩中又夹杂着一种鲜为人知的情怀,诗人通过这首诗警示世人:一个人一定要去正视自己的人生,不要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要把握住机会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想去做一件事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做,不要拖拖拉拉,只有这样自己的人生才不会留有遗憾!人在世上活着一定要活的出色,一定要让自己的人生无比精彩。
杜甫的一生可谓是历尽坎坷和磨难,他一直致力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可现实却是他在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尽管现实如此弄人,他依然保持着激情四射的创作热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绝美诗句。由此可见杜甫的决心有多么的坚不可摧,一时的失败又算的了什么呢?杜甫并没有在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失去信心,反而信心倍增。
二、杜甫的诗歌特征
我们看杜甫的诗歌创作,均带有丰富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思想,真真切切的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前后后的真实情况,从始至终都透露着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他的诗正好与生活在大唐鼎盛时期的李白形成鲜明对比,他的诗苍劲悲怆,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悲壮感情;同时其又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在诗词中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从整体创作来说,遣词造句少了李白似地浪漫优美,多是有苍劲有力大气滂沱的感觉!杜甫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其创作的诗歌当中还有一部分具有雄奇俊逸的文化特色,雄奇主要描述杜甫的诗歌风格雄伟奇壮,俊逸主要描写诗歌语言的俊逸秀美。其山水诗主要描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描述蜀中壮丽山水景色和风土人情,抒发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最有名的山水诗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所表达的意思特别简单明了、显然易见,诗人描述了他站在窗前看到眼前的景色是一幅优美的图画,这是一首描述风景的诗歌,特别注意逼真的描写与细节的刻画。
论杜甫的诗学思想(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