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企业家创业精神特点
现代企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企业发展的成败不仅取决于企业家的领导和决策能力,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企业家的人格力量。民营企业的成功在于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不仅包括艰苦的努力奋斗,还包括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冒险的精神。正是企业家们不断进取的精神,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2.完全的市场导向
民营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实现资本增值、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有将其利润进行再投资以实现进一步资产增值的内在投资欲望。在这一目标的驱动下,民营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经营活动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将资本向市场需要的产品上转移,将资本投向边际生产率高的产业。
3.具有灵活性和竞争性
民营企业完全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性。从未来三年的发展看,民营企业500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定了发展模式,有397家企业表示继续立足主业,占500强企业的79-4%,其中55家企业表示要坚持主业;更多企业则是发挥主业优势,在主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向关联产业发展或适度多元化投资;有78家企业表示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4.家族式企业、非法人治理制度
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式企业或合伙企业,无法真正形成现代法人企业制度。据调查,70%的民营企业基本上仍采用家族集权式管理模式,企业的产权、治理结构不够合理,制约了竞争力的提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创业阶段有其特定的优势。但在企业做大、做强、规范化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复杂的经营管理和组织结构,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固有特性,使其在大规模民营企业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我国的民营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受到较大的限制,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且大部分都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由于家庭企业以血缘为纽带,人合的成分大于资合。另外民营企业规模偏小、产权结构不清晰,在完成了创业期的快速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之后,这种组织形式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家族式企业或合伙企业的组织结构不稳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变动直接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5.管理不完善
民营企业的管理大多采用了成功企业的模式,在企业制度和文化建设上也以标杆为主,没有能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这种通过模仿学习而建立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往往有名无实,成为企业日常工作中的摆设。企业要想赢得并持续保有竞争优势地位,就必须拥有独特的运营活动和管理模式。民营企业在管理上主要存在内部组织关系不稳定、管理层次不清、计划性不强、管理方法单调和重市场不重现场等问题。
(三)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营企业的变迁经历了从早期的个体户开始,转而为变种的合伙企业、集体企业,再到法律认可的私营企业,再演变为公司制的企业,逐渐走上资本运作的国际化道路。在30年发展变迁中,民营企业的发展可以归纳为创业、守成和创新三个阶段,分别体现了敢为天下先与“四千”精神,科学管理与团队精神,哲学头脑与利他精神。考察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必须与我国特定的政治环境相联系。特定的政治环境决定民营企业的发展.随着政治环境而变化。在30年发展变迁中.民营企业的发展可以归纳为创业阶段、守成阶段和创新阶段三个阶段。在创业阶段,他们表现出敢为天下先与“四千”精神;在守成阶段,他们表现出科学管理与团队精神;在创新阶段,他们表现为哲学头脑与利他精神。
1.创业阶段:敢为天下先。“四千”精神
民营企业的创业阶段。从宏观上讲,是自改革开放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大致是从1978年到1992年这一段时间内,整体上是处于“草商”阶段。从政策和法律角度来说。也没有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枷锁。在此环境中,民营企业(个体户、私营企业)要求生存谋发展,吸取历史教训,敢为天下先,具有“跑遍千山万水闯市场、吞尽千辛万苦办企业、道尽千言万语拉客户,想尽千方百计访成功”的“四千”精神,有常人所无的胆识与魄力,有着先知先觉的敏锐力。还要稍微具有市场意识和知识。正是因为企业家们具有这样不懈追求的精神,中国的民营企业才能不断地突破。即使过程中有失败,有低谷,仍未能对民营企业的发展造成冲击。
2. 守成阶段:科学管理。团队精神
守成阶段的民营企业家以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秉承传统道德,具有经营管理智慧的商人。这一阶段的民营企业家被人们称作“儒商”。他们正像以敏捷和速度著称的猎豹,嗅觉敏锐,行动快捷.能够巧妙地避开陷阱,迅猛地抓住猎物,并且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修炼出了对危险和机会特殊的直觉。他们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熟悉每一种利益格局,懂得在其中如何合法而又灵活自如地穿行。民营企业高速发展势必对企业领导者的战略领导力的要求在提高,战略领导者未必具备全面的科学管理知识,但至少具备科学精神,能够完成对企业的正规化管理。
3. 创新阶段:哲学头脑 利他精神
创新阶段的民营企业家.主要体现为商人和哲人的结合体,是能用哲学智慧统率科学知识的新商人,可称之为“哲商”。在经营运作中,他们体现出来的是大智慧,他们就像草原中的大象一样,站得高、看得远,走得虽慢,却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累积雄厚的实力。在商界中,这类哲商屈指可数,但却是民营企业家们向往追求的目标。
在创新阶段,从国家整体情况而言,体制转轨成功,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同时,我国的社会转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代工业社会与开放社会已经基本形成,民营企业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民营企业的发展也不能单单为了企业利益而发展,需要分担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譬如,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支助,这种支助未必是直接的经济无偿投入,也可以是参与对西部的建设。本质上,这是民营企业的利他精神的体现,因而民营企业走人了“创新”阶段。对民营企业家战略领导力的要求相应的迈入艺术境界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哲学境界。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分水岭。西部大开发既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机遇。实际上也是民营企业参与国家事业建设、分担国家责任,扩大社会影响力的体现。跨国巨头进军大陆。民营企业面对的挑战巨大,这就需要民营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精神.以应对外资企业的巨大压力。这种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是民营企业战略领导力达到艺术境界和哲学境界的展现。在这两种境界下,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是民营企业战略领导力的具体要求。对社会责任的分担,体现了民营企业的利他精神。
二、我国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题与对策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