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3
(一) 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 3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二:中小企业及国际竞争力概述 4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特点及发展现状 4
1.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4
2 .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4
(二)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5
三: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概况及问题 6
(一) 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概况 6
(二) 国际竞争力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瓶颈 7
1. 目光短浅,缺乏预见能力 7
2.债务沉重,公开上市成本高,缺乏融资能力 7
3.企业规模小,管理与技术落后 8
4.产权不明确 8
5.知识结构不合理 8
四: 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8
1. 与大企业合作模式 9
2. 品牌模式 9
3. 高科技园区模式 9
(三) 中小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10
1 .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10
2.不断创新是提升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之源 10
4. 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改造产品和服务,增加客户满意和信任 11
五:结 论 11
六:参考文献 11
一:绪论
(一)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
19 世纪及20世纪上半期,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小规模生产只是工业化早期的特点,进入中后期,大型企业将占统治地位。然而,近几十年世界发展的事实是不但在发展中国家,而且在被大企业左右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它们与大企业一道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快车上两个不可缺少的车轮。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得以提升,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成为理论界与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培育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是理论界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并且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集群引起人们的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已逐渐发展、壮大,不容我们忽视。所以本文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心,阐述了相关理论及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需要更多免费^文档请点击进入专业^文档网站查找
幼儿教育^文档网 http://www.yrlunwen.cn 教育^文档网 http://www.jyLunwen.top 会计^文档网 http://www.kjLunwen.top 电气工程^文档网 http://www.dqLunwen.top 法律^文档网 http://www.fyLunwen.top 工程管理^文档网 http://www.gcLunwen.top 工商管理^文档网 http://www.gsLunwen.top 汉语言文学^文档网 http://www.hyLunwen.top 计算机^文档网 http://www.jsjLw.top 金融^文档网 http://www.jrLunwen.top 人力资源^文档网 http://www.rLzyLw.top 市场营销^文档网 http://www.scyxLw.top 小学教育^文档网 http://www.xxjyLw.top 行政管理^文档网 http://www.xzLunwen.top 行机械设计^文档网 http://www.jixielw.top ^文档同学网 http://www.lunwentongxue.com ^文档下载网 http://www.lunwentongxue.cn
近年来,关于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章与书籍逐步多了起来。
林汉川、魏中奇在《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一书中着重探索了中小企业的在理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共生模式与战略、中小企业的群落理论、中小企的产业与区域定位、中小企业的生命模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与战略体系、小企业的核心能力培养、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中小企业的政府支持体系等题。史忠良在《小企业发展研究》中,从政策角度指出: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创环境、进行产业导向、提供政策扶持和形成服务体系上。严红、李青在《小企业经营宝典》中,针对小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冲突问题上进行了论述。如小企业的成长之路、小企业的经营战略、用人之道、营销策略理财战术、创新、全球化经营等专门作了阐述。综上,国外学者对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得比较深入,但是他们的研究背景大多以欧美国家的中小企业为主。针对中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得不多。
二:中小企业及国际竞争力概述
目前在中国,中小企业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问题,而且是一个如何界定企业规模的实践问题:中小企业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大企业而言的概念。加入 WTO,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特点及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变得尤为重要。
1.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量化界定比较晚,直到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才于2003年2月19日统一对中小企业进行了统一的量化界定。
2 .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企业同大企业相比,资本少,筹资能力弱,经营规模小,在人才、技术、
管理上缺乏优势。但中小企业组织规模简单,决策较快,生产经营机动灵活。但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中小企业在企业中存在数量最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身具有很多特点:第一,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以发展为重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使改革前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以工业企业为例,在独立核算的中小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户数、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仅占总数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业均是非国有企业。应当说,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样重要。但改革对象主要是国有小企业;而发展则要涵盖城乡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因此,无论从中小企业的主体构成还是改革进程而言,当前,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是中小企业工作的重点。第二,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据统计,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之比分别为1.83比1.23比1;资金就为率之比为0.48比0.66 比1,即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单位资金安置劳动人数要高,有的要高出一倍,正因为如此,在前l0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所以没有出现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但是,今天的市场背景变了,“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总量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应不足共生,使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即由劳动密集型带来的就业优势将变为竞争劣势。为此,提高中小企业的有机构成和科技含量,实现“二次创业”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第三,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推进要区别对待,先易后难,以点带面。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中小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中小企业可划分四大区,即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广东、福建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老工业城市居多,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很重,应主要解决国有中小企业规范改制和与大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及配套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小企业的汪洋大海,江苏以乡镇企业为主,浙江以私营个体闻名,工作重点是规范引导、扶持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中小企业欠发达,推进第三产业和科技环保型中小企业发展是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企业区位优势明显,可借助“老乡”、“老外”发展中小企业的“两岸三地大中华圈”。第四,市场竞争力不强,利润率低。中小企业普遍投入产出规模小,由于自身的实力有限,经营一般固定在某一行业中的单一产品或服务,经营规模偏小。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资本只有几十万元,产值几百万元。而且中小企业一般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和工艺简单,经营管理水平低,相当部分企业习惯传统的经验式经营管理,并且员工素质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基于以上原因,致使生产效率低,费用高,产品开发能力低,市场竞争力差。因此,中小企业的利润率也偏低。第五,一般产品经营周期较短,但市场反应快。由于中小企业在进入市场时,主要是从企业所有者比较熟悉的行业开始,随着时间的增加,经营业绩不佳或找不到新的经营业务时,企业往往退出市场。对经营的产品,由于中小企业主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在引导市场方面的功能几乎为零,产品不能尽快通过改进技术升级换代,相对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尽管如此但是中小企业在这方面也存在优势,由于中小企业和市场的联系最密切,获得市场的变化信息最快,也最可靠,对市场的反应也最迅速,加之调整成本低,可以迅速调整产品或服务。
(二)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关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研究(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