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合歌曲进行动作表演
在一般的情况下,幼儿比较喜欢听一些动作性较强类型的歌曲。例如,我最亲爱的小猫咪、学做解放军战士、爱我你就拍拍手等音乐作品,在使用这些歌曲进行音乐教育时,孩子可以一边跳舞、一边唱歌以及一边玩耍。例如在进行大拇哥这首歌曲的教学时,孩子会将手放在身后,并且在唱歌的过程中伸出自己的大拇指,还会将手指的向下的方向弯曲,赋予了手指新的生命力,并且感觉手指就是自己的好朋友。孩子还可以利用中指与小指进行表演,家长在这时需要配合孩子的动作,并且根据音乐的旋律敲打节拍,有些音乐的内容非常生动具体,家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模仿力,同时还能增加儿童的节奏感。我们知道听力的发展在早期非常重要,因为听觉除了一些与生存有关的意义外,主要的一个方面是与语言发展有重要关系。早期对声音的感知能力,是今后学习语言、学习音乐的基础。所以早期经常听音乐对孩子感知不同的声音、音高、音调都有帮助。而且音乐对调节情绪、培养辨别和记忆能力都有作用。比如当孩幼儿将要入睡的时候应该听安静柔和的摇篮曲,使他的情绪安定。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对它形成一定的“依赖性”,每当这类音乐响起的时候,他就能很快地入睡。值得注意的是,给孩子放的音乐节奏要慢一点,起伏不要太大;曲子尽量短一点,也不要让孩子连续听很长时间。要让孩子对同一个曲子形成印象,这样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事实上,许多父母很重视幼儿教育,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忽略音乐的重要性。
(二)听音乐做游戏与敲打乐器
有很多家长善于乐器的演奏,这就是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非常好的基础。家长可以弹奏或者表演舞蹈让孩子欣赏,并且通过其中的音乐,让孩子一起进行手摇与演奏;家长还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音乐,引导孩子一起进行表演。从而为日后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还可以使用动物行走或者自然界中比较常见的景象,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可以通过素材联想到一些场景,比如让孩子联想到小鹿在森林中欢快地奔跑、小熊在森林中慢慢地行走以及小马在草原中快乐地吃草等。还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添加一些表演情节,例如弹奏较为安静的曲调,让幼儿在这安静的音乐中慢慢睡去,还可以弹奏激昂的进行曲,让孩子联想到军人实际操练的场景;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音调的控制,音调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这样才能让音乐教育具有多元化。
综上所述,家庭音乐教育的内容具有多样化,只有父母高度关注这个部分,这样幼儿音乐教育才能发挥全部的效果,同时也能增加家庭的欢快气氛,从而提升幼儿的知识面,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在以上的介绍中能够看出幼儿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家长需要针对这个部分进行努力,从而帮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郭启力.家庭式钢琴辅助教学在音乐教育发展中的社会学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08):115-116.
[2]杨贤宇.校外音乐教育的功能与创新模式[J].北方音乐,2019,39(14):166+168.
[3]孔国欢.走出幼儿音乐教育的误区[J].基础教育研究,2019(13):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