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实践调查报告
前言:学前教育现在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自从国家二胎开放,对学校以及家庭,孩子,老师,都有着相关密切的联系,对学校的要求,对老师的要求以及家庭的各种因素,都有着重要不可区分的东西,所以通过这次调查来或者几者的联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如今提倡“活到老,学到老”的社会里,接受教育成为伴随人们一生的行为。所以,每个人在幼儿阶段所接受的教育,也成为关键的一部分,从而,当代社会将视线放在了幼师的身上。本文对学校,家庭,老师三者关系,探讨了三者必要的联系,做出一系类的实践调查报告。
关键词:存在问题 老师的无奈 离职原因
问题提出
在当今多元化且竞争激烈的幼儿教育市场背景下,幼儿教师频繁调动已经成为民营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毋庸置疑幼儿教师的离职,对幼儿园的整体发展、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乃至幼儿的健康成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多年的幼儿园教师管理工作中,每当学期末接待前来提交离职报告的教师和学期初安排新近聘请来的新教师,都会不断促使我反思,为什么她们会离职呢?她们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么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改善这种人员流动大的状态?
幼儿教师离职原因探析
现代组织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如果组织成员遭受压力过大或过于持久,就会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反应,进而产生叛逃心理乃至叛逃行为。已有的研究成果也表明,过高的压力会对个体产生消极影响,并出现离职倾向。学前教育实践调查报告。幼儿教师队伍沉重的工作压力、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低微的社会地位以及养老没有保障,都足以让她们产生离职的倾向。 在家长的眼中,幼儿园和家里的保姆的地位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一个在家里,一个在幼儿园。低落的社会地位确实困扰着广大的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稍有差错,家长就会到幼儿园找领导兴师问罪。这种不被他人认可、社会地位低落的状况影响了幼儿教师从业的坚定性,致使许多幼儿教[身在曹营心在汉。据调查,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进入民营幼儿园能坚持工作3年以上的,不到80%。转岗率远远高于其它行业。 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教师安全责任重 幼儿安全问题是幼儿教师的致命杀手,工作再努力,再用心,一个偶然的失误就足以让幼儿园和教师身败名裂,幼教这个工作,看起来很简单,照顾照顾孩子就行了,实际上远不像有些人想像那么简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3--6岁的孩子正处在好奇、好动的年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总是不停。孩子和孩子之间经常会出现抓、咬、打等行为,容易出现意外事故。一次重大事故就足以让老师队伍反思自己选择的这个工作是否值得?
三、学前教育的老师为何要离职的原因
工作时间长,额外工作量过多。 一是,孩子需要运用看、听、玩、操作等活动来快乐成长, 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大量的创设环境、制作玩教具,所以,无形中就需要教师在下班后[加班"准备。二是,教师的工作强度大、任务重。在民营园,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比例较高,从而导致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工作琐碎繁杂。教师一天工作下来非常疲劳。尤其是心累,生怕出现一点差错,被家长不理解。
2、工作任务繁重,完成任务的时间太紧等都会给教师造成过大的工作压力。一项对美国教师的调查表明,一些没必要的文本工作不仅没有为他们的工作 提供有效的帮助,反而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教育教学时间。过于繁重的工作任务会导致教师缺乏休息时间,身心疲惫,甚至出现家庭问题。这都极可能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教师中都认为[幼儿园工作量过大,尤其是额外工作量过多"。一个老师说,如果没有那么多额外工作,我们完成教学任务还是比较轻松,而且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公开课,为了参与各种评比活动教师延长工作,甚至牺牲周末时间,而额外的工作量又没有相应的加班费。在工作量大而工资又不高的情况下,很多教师就会选择离开幼儿教育这个行业或者跳到别的条件好些的幼儿园。
3、极度失衡的付出与回报。 员工的报酬满意感一直是影响员工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报酬满意感有助于降低员工离职倾向的观点得到了大量的支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待遇需求是人类最基础的需求。 从劳动量来看,幼儿教师的工作属于高付出的职业。正式编 制教师工资平均每月3000元左右。面非正式编制教师的工资约是正式编制教师的一半。民办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对偏低。正如一位民办教师所说,我们幼儿教师戴的是教师的帽子,做的是保姆的工作。承担的是父母的责任,享受的是清洁工的待遇。"民办教师对自己的待遇颇有微词。可见,对自己的报酬不满意也是教师产生离职倾向的主要因素之一。
4、园长管理水平不高,管理行为不当 有些教师离职不是因为福利待遇或工作本身,而是园长管理不当所致。根据分析,园长管理不当有以下几种情况,当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失误时不能给予帮助和谅解。特别是当幼儿出了安全事故,无论事故大小、何种原因,园长都会怪罪教师并给予严惩。 园长不尊重教师,经常批评教师,尤其是在家长面前,这种批评使得教师失去尊严。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尊重的需要,而且中国人特别要面子,丢面子会导致个人关系的破裂。 对教师缺少赏识和肯定。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得到领导的赏识和肯定,如果工作努力却得不到领导的肯定,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离职行为。表扬缺少方法,表扬某位教师,伤害了其他教师的自尊心。
5、供不应求,幼儿教育从业人员跳槽率高,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幼儿教育从业人员的成长、培训周期比较长。很多小规模的民办幼儿园没有财力储备实习生,希望招到人员以后能够立即上岗使用,对孩子来说并没有享受到优质的教师资源。
四、对幼儿的实践调查
2018年07月02日 调查地点,万象幼儿园, 调查对象,幼儿园小朋友 。 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老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问,老师,我们现在可以玩了吗? 为什么很多幼儿被剥夺了游戏时间,不得不去学习英语、弹琴、绘画等等? 孩子的游戏成了变相的作业或上课。但是我们却不禁要问,孩子们在老师设计好的游戏里,在老师的带领下没有一点自己去开发新的游戏情节的想法,这样的游戏其本身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是不是成了一种点缀? 有专家认为,不少幼教工作者把游戏当作糖衣,糖衣"来诱使孩子们吞下知识这个"苦片"。人们认为在幼儿园里游戏对学习重要,是因为人们希望游戏能赋予孩子们一些经验、技能和知识。不少专家认为,老师成了游戏的设计者,游戏成了老师导演下的一台戏,成了外部强加的活动,成了变相的作业或上课。 游戏应该是孩子自发感受到乐趣的行为,但现在许多幼儿园里游戏是按成人的意愿在玩。经常老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说,老师,我们现在可以玩了吗?孩子们根本不把这认为是游戏,是玩。游戏被当成了工具。 学前教育不但要使幼儿全面发展,而且还要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都应当体现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给幼儿自由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幼儿的创造性游戏应当体现创造性,而不要把成人的期望和想法强加给幼儿。教师不能用组织作业或上课的方法来组织和指导幼儿的游戏。应当改变重教师编制的教学游戏、幼儿自发的自由游戏的倾向。 但是幼儿园的老师们也有满肚子的苦水。据说,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游戏多了,认字识数少了,就会有家长找上门来提意见,我让孩子到这里来是受教育的,不是来玩的。
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现在教育行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我们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学前教育的利用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地加强。
参考文献:
[1]王培峰.我国学前教育的五大结构性矛盾及其政策应对———兼论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学前教育安排的政策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11(6):25~34.
[2]翁文艳.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教育均衡内涵发展的综合路径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41~45.
[3]严仲连,何静.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现状与执行策略[J].东学报(哲社版),2012(5):196~200.
[4]赵微.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现状的原因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2,(02):19-22 [5]康钰.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现状的原因分析[J].才智,2016,(1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