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就提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方针,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餐饮服务行业,在这些年来可谓发展迅猛,日趋成熟,取得了让人赞叹的成绩。可由于餐饮服务业科学、正规、系统的管理方式进入我国时间相较而言过短,在摸索中前行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们,都面临着或多或少的难题。加上近年国外各大酒店管理巨头争相进入中国市场,让餐饮服务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起来。而餐饮服务业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服务的竞争、意识的竞争、管理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可归根结底,这一切竞争实际上都是人才的竞争。那么如何提升企业人才素质?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增强企业持续竞争力?又如何改变现如今餐饮服务业人才流失、员工工作积极性低下、培训无法落地等常见问题?本文将把餐饮服务业和科学系统的培训相结合,详细分析、阐述餐饮服务业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解决方案措施。希望本文能为我国餐饮服务行业的培训起到抛砖引玉之效用。
餐饮服务业培训现状
随着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其中巨大的利润和商机让众多心怀创业梦想的企业家们前仆后继,蜂拥进入餐饮市场。我国如今第三产业产值只占据了国家GDP总值的32%,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70%的惊人数据,这之间的巨大落差,从侧面证明了餐饮服务业同样巨大的市场和潜力。不少创业者通过餐饮服务行业缔造了如今口口相传的餐饮品牌,推动市场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体现个人价值,如海底捞,净雅等优秀的私营餐饮企业。
而这一切的问题的源头,都源自于人的问题,任何企业的立足之本都来自于人。如果能更加行之有效的解决人的问题,那么企业的相关问题也将迎刃而解。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知识经济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开发出适合自己的人力资源系统,已经成为了提升人才素质的迫在眉睫之举,培训,更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可是纵观如今的餐饮服务业培训,却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企业对于培训的错误认识,不够科学、合适的培训方式,培训流于形式,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难以搭建健全的培训体系等。下面,将就餐饮服务行业培训的各种问题展开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欢迎交流和指正。
从事餐饮服务行业的服务、管理、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多年,从街边小店一路走到国际五星级酒店,见证了这些年来,我国餐饮服务行业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及取得的骄人成绩。可美中不足的是,几乎所有国内的餐饮服务行业领导者都忽视了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餐饮服务行业的培训究竟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资源浪费,还是一种具有高端战略意义的投资行为?很多业内的领导者对其给出了错误的定义,对培训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总认为培训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导致这样错误认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培训效果的不明显。很多企业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对员工进行培训后,却发现员工的后续表现太过差强人意,和预料中的培训结果相去甚远,甚至有些培训结束后,员工表现几乎没有任何好转,让整个培训变成了一幕走马观花似的闹剧,起不到任何效用。以至让不少人深思,培训是否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
培训加速人才流失。让多数餐饮服务行业的领导者颇为懊恼的是,为什么很多员工,特别是新员工,原本在自己的岗位上如常工作,可是经过几次培训后,反而选择了离职,甚至一些中层管理干部也在培训后加入了离职的行列。培训带来这样的结果,让各位餐饮服务行业的领导者更是对培训的印象一落千丈,从此畏之如虎,敬而远之。
培训投资和收益不成正比。在此处,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情况,承认目前餐饮服务行业培训的这些弊端和现象,并且从这些已经长时间存在的问题中,去发现问题背后的原因和本质,并加以解决。
二、如何用培训有效的解决人员流失问题
当经过深入调查,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成功的餐饮服务行业几乎都是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团队。而要让团队做到稳定,就必须保证员工流失率不能超标。一旦企业内部都人心涣散,毫无凝聚力、战斗力的时候,就更别谈良好的管理和经营了。同时,这些能够游刃有余控制人员流失问题的企业内部,几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完善的培训机制。从培训体系的搭建、到具体项目的策划、实施、考核、整理都有相关的完善内容。
在很多人看来,培训是一种赔本买卖,这是因为没有把培训这件事情做精做好。在国外相关机构调查研究中的出来的数据是,培训所产生的投入产出比是1:50,也就是说你投入1块钱的成本,将会有50块钱的收益,当然这是指培训最后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这其中就包括人才流失控制所带来的各种效益。
目前很多新员工到企业报道,60%左右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就直接上岗,由老员工带领新员工熟悉岗位,操作流程和技巧等等。等忙过了高峰期,生意淡下来的时候再来组织相应培训;还有一些企业平时的时候几个月甚至一年不给员工进行培训,等出现了相关问题的时候再来亡羊补牢。殊不知这些事情都会给人才流失埋下隐患,很多的人才流失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给予员工的第一印象不够正规,没有集体归属感,因此在碰到苦难和挫折的时候,第一选择就是离开。
除了在平时做好员工的技能和专业方面的培训工作外,企业内部的培训者,更应该做好员工素质和心里方面的培训,提升员工内在素质,强调企业荣誉感,用重复的力量让员工融入到企业文化和氛围中。只有让员工有了归属感才能有共同进退的可能。
因此,只有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培训灌输企业文化,加强员工工作能力,让员工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心情舒畅才能更优秀更持续的长期工作下去。
三、如何用培训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打造仅仅靠培训显然是不够的,相应的物质基础,精神奖励,工作环境,企业文化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可是其中很多餐饮服务行业的领导者都忽略了培训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针对性培训提高员工工作技能。众所周知,在餐饮服务行业中的培训占大部分的都是和餐饮相关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可是很多类似的培训都是按照千篇一律的模式和方式进行,一没有考虑到这些培训当下是否是员工所需要的,二则没有把培训和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因此员工往往对培训表现出兴趣低下,可有可无的态度,培训质量自然就难以提升了。
所以在餐饮服务行业内部培训开战前,做一个系统的培训需求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针对性的培训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学习热情,更能提升培训效果,让员工在工作中表现优异,顺畅工作。
加强企业内部的相关素质培训。餐饮服务行业的从业门槛较低,无需高学历专技术人员,因此普遍的基层员工在文化素养方面有所欠缺,这种文化积淀缺失的直接反应就是造成员工在处理问题、看待问题的时候思维过于简单,不够全面。在为客人服务时,和同事交流时,面临难题做选择时,都会出现不够周全甚至纰漏百出的窘境。文化限制眼界和心胸,眼界和心胸决定一个人的态度,态度影响一个人的处事方式,导致最后的结果。因此一个企业服务的好坏,和员工的相关职业素养、文化素质也是有绝对关联的。
目前的大多数餐饮服务行业只注重技能和知识培训,却忘记了员工也是人,会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只有现在思想和情感上端正了,才能由内而外,充满积极性的去参加工作。
四、如何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培训,培训,培训,持续不断的学习,可是学习再多,培训再多,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体现出任何效果,让诸多领导者百思不得其解。不仅仅在餐饮服务行业的培训上,纵观整个培训界,培训内容无法落地,难以与日常工作、生活紧密联系,实际运用,造成了众人对培训的误解,认为培训仅仅只是口头之功的误解。因此如何提高培训的有效性,让培训落地,成为了培训里长久以来研讨的话题。
对于餐饮服务行业来说,培训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提高业内的培训效果,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借鉴参考:
合理安排时间,营造学习氛围。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的培训都是安排在员工的下班时间或者是休息时间来进行。作为企业领导者和培训组织者做一个设身处地的思考,在辛劳一整天后,还要参加培训和学习,任何人都会有排斥感,不能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去。而没有学习心态和状态的培训,不可能达到相应的培训效果。
餐饮服务行业的月度或者季度培训应该大胆的进行尝试和创新,给员工进行脱产培训,并且在培训期间保障员工的日常工薪、福利的发放等。只有在调整了员工接受培训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心态后,才能让员工真正接受培训,并且从培训中获益。
做好培训调查,结合实际工作。餐饮服务行业内部的培训,大多数都是计划性培训,也就是由部门负责人一次性做出一个月甚至一个季度的培训计划,然后照章执行,走个流程和形式。对于员工是否需要、接受这些培训,培训的效果如何,学员有什么评价和建议,却没有系统的程序和方式来管控,造成培训效果不佳,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