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喝水喝奶但不喜欢吃饭、吃水果.
2.喜欢吃米饭,但是排斥某些蔬菜、肉类 .
3.不能完整的吃包子和饺子,只吃皮不吃馅,或只吃馅不吃皮.
4.如果老师劝饭,就产生心理性呕吐反射,并有可能把饭吐出来.
5.吃饭兴趣不高,吃得慢,经常剩下许多饭菜.
(二)挑食原因
在对幼儿的观察和对家长的访谈及问卷调查中,我发现幼儿挑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庭因素
(1)受父母饮食偏好的影响,受大人饮食习惯的影响。
幼儿在饮食习惯、饮食行为形成的过程中,主要是模仿家庭中的成人的饮食行为和饮食习惯。要是家中的大人挑食,或在孩子面前说某种食物不好,其自然的孩子也容易形成同样的不良习惯。例如,我们班的凌明鑫小朋友,经过两周的观察发现凌明鑫很不喜欢吃饭,经过与他的沟通发现原来他在家里也是这样的情况,而且他还告诉我妈妈不让他吃某某东西,说吃了这个东西不好,而且也不好吃。这么一来,就导致凌明鑫对食物反感,造成挑食现象。
(2)父母过于迁就和纵容孩子
父母过于迁就和纵容孩子表现在:有些父母怕孩子营养不够,对孩子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导致孩子的胃口越来越高,专选自己喜欢的吃。吃自己喜欢的可口的食物是人的天性,家长一味的满足孩子的这种“天性”就促成孩子吃饭挑食的习惯。如:萌萌,她是一个特别任性的孩子,每次吃午饭时很少吃米饭、馒头之类的面食,却总能把碗里的汤喝得一干二净。有一次,妈妈送萌萌来幼儿园的时候正好是吃饭的时间,萌萌妈妈就坐在萌萌身旁看着萱萱吃饭,萌萌将碗里不喜欢吃的食物挑出来放在盘子里,妈妈告诉萌萌不可以挑食,可萌萌说:“我就是不喜欢吃!就是不想吃!”妈妈见萌萌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对萌萌进行教育,而是说:“嗯,宝贝不吃,宝贝不吃。”妈妈的这一行为更加剧孩子挑食的行为。
(3)父母忽视对幼儿正常饮食习惯的培养
父母忽视对幼儿正常饮食习惯的培养,助长了孩子挑食的坏习惯,婴幼儿饮食习惯的养成,常被很多父母所忽略。认为饮食习惯的好坏并不重要,在其长大后一定可以慢慢修正。在幼儿园工作期间我发现多半的孩子不爱吃蔬菜,且偏好高油脂高糖类的油炸食物或饮料。导致许多体型偏胖,而家长却认为“白白胖胖”的小孩才是健康、才强壮的错误观念。
2.幼儿自身因素
(1)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
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表现在孩子不能按时定量进餐,甜食吃得太多。早上家长送孩子入园时总会给孩子带一些零食,以备孩子饿的时候吃。可是孩子的胃本来就不大,胃内食物排空需要三到四小时,到了吃饭时间有饥饿感觉吃饭就香。如不是定时吃饭,而是点心饼干各种饮料乱吃乱喝,胃内总有食物,胃就得不到休息,这样到吃饭时间孩子就没有了食欲,再好的东西他也没胃口,自然就挑三拣四。且幼儿自制力弱,对他们认为好吃的东西不能有所节制。有的孩子不爱喝开水,只爱喝可乐、果汁这些含糖及高的零食,严重干扰了孩子吃饭的规律性,使孩子没有饥饿的感觉。
(2)因身体不适,消化力弱,食欲不正
幼儿挑食情况以及家庭采取对策情况的调查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