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挑食的问题。在幼儿园这种现象更是处处可见。挑食不仅会使幼儿营养失衡、留下健康隐患,还会影响他们的健康发育,造成某些营养成分的缺少,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正常发育、成长,又容易患各种疾病、特别是大脑和智能的发育成长。
本文将事件取样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观察、发放、分析调查问卷,对家长进行深入访座谈。通过对不同幼儿的观察、所挑食物种类的比较,挑食的习惯表现在孩子的身上,但责任却在父母。任何一种习惯都不是一时养成的,它与家庭的饮食结构、家长处理孩子进食的态度以及家长自身的挑食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在纠正孩子挑食习惯时,家长要把握好度。既要给孩子挑选食物的一定自主权,又不能完全由着孩子自己来。
【关键词】:小班幼儿、挑食问题及原因、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挑食即幼儿在吃饭时只吃自己喜欢的菜、饭,而将不喜欢吃的饭菜用筷子从碗中夹出来,或是将碗里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先迅速地吃完,将碗中留下不喜欢的食物推到别的小朋友面前,尽量让不喜欢的食物离自己远远地。甚至有些幼儿只喜欢吃零食,不吃饭。
当前,幼儿挑食现象过于普遍,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发现班级里一半以上的幼儿都有挑食现象,幼儿挑食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喝水喝奶但不喜欢吃饭、吃水果;喜欢吃米饭,但是排斥某些蔬菜肉类;不能完整的吃包子和饺子,只吃皮不吃馅,或者只吃馅不吃皮;嘴里含着饭却不咀嚼、不吞咽;对吃饭兴趣不高,吃得慢,经常剩下饭菜。
然而合理的营养是孩子健康所需关键的条件之所在,营养是供给孩子能量的基本来源,能量对孩子很重要,它能维持生命活动、保证生长发育,能量是必不可少的。且营养是供给孩子热能以维持体温以及孩子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研究方法
中国预防科学院儿童营养专家调研结果表明一般孩子最挑食的年龄是一岁左右到三四岁,也就是处于托班或小班阶段的幼儿,然而人们获取营养的最佳途径则是形形色色的食物。
针对幼儿日渐普遍的挑食现象,本研究采取事件取样观察法——即预先选取行为或事件作为观察样本,侧重事件的性质、过程及起因,作叙述式的记录,对小班部分幼儿的就餐状况、幼儿对就餐食物的选择以及幼儿对不喜欢的食物所表现出的行为做记录。
再结合问卷调查法——对所要研究的问题编成表格的形式,分发给家长填写,从而收集幼儿的相关^^文档。继而通过访谈法,与幼儿家长进行面对面地接触和有目的地谈话,来收集研究所需要的材料,然后结合幼儿的挑食现象和挑食原因对幼儿的挑食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研究结果
挑食是幼儿进餐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挑食会引起幼儿营养摄入不均衡,影响幼儿健康成长。因此,挑食成了教师和家长最担忧的问题,然而挑食并非只是幼儿本身造成的。
(一)挑食现象
幼儿挑食情况以及家庭采取对策情况的调查研究(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