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幼儿的监护人,是幼儿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的决策者,也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支持者。所以,家长是否支持,支持的力度是否足够也会影响蒙氏教学法的实施及其本土化程度。
三、改进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建议
(一)正视文化差异与时代变迁,整合国内外教育资源
蒙台梭利教学法源于意大利,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文化推崇谦虚、内敛、含蓄,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出生的儿童是听话的,乖巧的;西方文化赞扬自由、个性和张扬,这种文化熏陶下的儿童又是自由的,按自己的想法去行动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蒙氏教学法更适合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儿童,也符合西方文化培养完整儿童的教育思想。另外,中国教育在发展进程、目标、指导思想,甚至法律法规方面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就注定了对任何一种外来的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全盘照搬,盲目应用,必须深入地研究其理论精华,合理利用国内外文化资源,对其实施适宜的本土化,使之与我国的文化、时代背景相一致,最大化地发挥其优势作用,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直面蒙氏教学法的局限性,合理改造与利用蒙氏元素
蒙氏教学法存在着一些局限。教师在实施蒙氏教学法及其本土化的过程中应正视这些局限性,合理改造和利用蒙氏教学法的元素,并根据《纲要》的要求和本园幼儿的发展来进行本土化,这样才能继承蒙氏教学法的精髓,更好地发挥其对幼儿教育的有益价值。
1 灵活运用蒙氏教学的“自由”与“机械”特性,允许幼儿在蒙氏固定操作的方法上,对教具进行自主的,创造性的操作,充分体现其主体价值。
2 适当增加幼儿间交流、协商机会 ,教师在实施蒙氏教学法时应在幼儿独立发展的基础上适当允许其与同伴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使其认知与社交协调发展。
3 创造性地使用蒙氏教具
(三)重视园长管理
提供宽松的教育环境 园长的管理对幼儿园的发展至关重要。园长处于管理层面,其所制定的方针对蒙氏教学法的本土化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使蒙氏教学法的本土化更加科学化,园长首先在考虑幼儿园发展方针和方向时,应制定有利于本土化进行的方针。其次,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园长应给蒙氏教师提供宽松的环境,放手让教师进行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的探索,使教师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有充分的自主性。再次,园长应认识到教育的长期性,允许蒙班幼儿的发展存在差异,避免机械地把蒙班幼儿与其他班幼儿进行比较,减轻蒙班教师的压力。另外,园长还应加强本园教师与他园教师之间的交流,建立有效的沟通、学习机制,使其能充分分享心得,获取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教师出外考察、学习的机会,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四)重视师资培训,推动本土化进程
教师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实施者,更是蒙氏本土化的执行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影响蒙氏教学法本土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要加固本土化进程,必须加强对蒙氏教师的培训,使其能够准确地掌握蒙氏教学法的精髓,为本土化打好扎实的基础。另外,蒙氏教师还需对“本土化”概念进行认真的理解和推敲,结合本国、本园的实际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本土化”内涵。同时,蒙氏教师还要把握与其他蒙氏教育机构和幼儿园交流、学习的机会,相互学习、参观,吸收本土化优秀案例的实践经验,推动蒙氏教学法的本土化进程。
(五)加强家园合作,获得家长支持
在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实践中,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非常重要。尤其在蒙氏教学法本土化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对蒙氏教学理念以及蒙氏的本土化知之甚少,对幼儿园工作的配合和支持也就差强人意,所以争取家长的支持也应是蒙氏教学法本土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幼儿园首先应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把蒙氏教学理念及本土化的意义讲解给家长,使之首先对教学理念持肯定态度。其次,幼儿园还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让家长参与蒙氏的日常教学,使之能够从实践入手理解蒙氏的深刻内涵,配合好幼儿园共同实施好蒙氏教学法。
论蒙台梭利教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3)(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