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幼儿教师在日常舞蹈活动中如何开展?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幼儿园舞蹈是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具有较高的舞蹈理论知识,其舞蹈理论水平直接影响着舞蹈教学水平,每一位幼儿教师无论是否是专注幼儿舞蹈都应要加强舞蹈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理论下,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一、舞蹈基本理论知识
那么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什么是舞蹈?舞蹈这一词在汉语词典中这么解释的有音乐伴奏的,人们能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亦指表演舞蹈;在百度上搜索详细解释的手舞足蹈。表示欣庆或颂扬。汉焦赣《易林·讼之中孚》:“谢恩拜德,舞蹈欣跃,欢乐受福。”唐柳宗元《骂尸虫文》:“下民舞蹈,荷帝之力。”宋王禹偁《前普州刺史康公预撰神道碑》:“公既至,以二十骑自卫,入见蜀主,谕以祸福,示以恩信。 蜀之君臣舞蹈感悦。这就说明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早已出现了舞蹈。舞蹈的各种艺术特点也是需要了解的,舞蹈艺术的直观性、动作性、抒情性、节奏性、造型性、综合性,都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舞蹈的类别是多种多样化,我们可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可分为有:习俗舞蹈,指的是在举行与体现各种习俗或按照一定仪式进行的舞蹈活动;宗教舞蹈,在宗教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舞蹈,这是一种舞蹈与体育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教育舞蹈,泛指在校为对学生进行舞蹈的审美教育所开设的舞蹈课程。同时根据舞蹈的风格可分为:古典舞、芭蕾舞、民间舞、现代舞。再有根据舞蹈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舞剧。还有根据舞蹈的体裁可分为:抒情舞、叙事舞。所以舞蹈就是一种艺术表达的形式,而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说明“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需要通过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感受和创造自己的认知与态度。
二、幼儿舞蹈基本理论知识
我们基本的了解什么是舞蹈,也知道了舞蹈艺术各种表现形式,那么幼儿舞蹈呢?幼儿舞蹈又是什么?幼儿舞蹈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幼儿舞蹈是能够反映幼儿的生活,能够表达幼儿的想法、情感和态度的舞蹈。在德、智、体、美综合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幼儿舞蹈的特点是多以拟人、夸张等表现手法展现,形象直观,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对儿童的身体素质、情感、审美、注意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明显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们接着细说幼儿舞蹈的特点。首先是直观性,舞蹈本身就是一种直观的艺术形式,通过每个人眼睛直观的欣赏进行审美感知。幼儿舞蹈也是如此,并且这一特点非常明显,正因为每一个幼儿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大脑神经系统并未发育成熟,思维特点就是形象与具体的。这就是幼儿舞蹈形象是直观,并且容易让幼儿接受与理解。其次模仿性,幼儿舞蹈《小铃铛》,幼儿在舞蹈中喜欢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因此小铃铛这一舞蹈动作特点就像个小铃铛一样。模仿正是幼儿日常活动中增长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幼儿舞蹈活动中的想象与联想等内容都是模仿产生的,由此说明幼儿舞蹈具有模仿性。接着就是幼儿舞蹈的童趣性,童趣指的是符合孩子的兴趣与情趣。童趣的产生全是来自于孩子们好奇心与求新心理,是与想象力、形象化相互结合产生并相伴与幼儿舞蹈的主要审美特征。在幼儿舞蹈中,童趣的作用在于培养孩子对于舞蹈的审美、鉴赏能力。最后就是童幻性。幼儿舞蹈的分类,有律动、集体舞、歌表演、表演舞、音乐游戏、即兴舞、民族民间舞等。
三、幼儿舞蹈教育的意义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幼儿要学舞蹈呢?第一能够纠正帮助幼儿形体优美,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舞蹈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据统计调查,同样性别同年龄的儿童,参加舞蹈训练的比不参加舞蹈训练的,身高平均要高。第二能够肢体协调,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孩子更有节奏感。第三提高幼儿肢体灵活性和柔韧性好,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还能够提高少儿的身体素质。第四是锻炼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第五是提高身体素质,舞蹈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剪除练习后能促进孩子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第六是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益感,舞蹈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培养了协作的观念。第七是培养审美情感,舞蹈是通过音乐、动作、表情、姿态表现内心世界,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第八是培养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养孩子当中表演的能力,使孩子们不怯场,表现力强,增强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质。第九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在跳舞的过程中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尤其是自编自演的作品,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第十是促进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发生适应性改善:促进视觉、听觉、肢体感觉等各感觉机能的提高,使大脑更灵活、健全,反应更迅速,动作更灵敏。第十一是舞蹈还有利于提高生理机能。训练能够改善心肺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性,降低血压和增加骨胳密度,使人精力和体力更充沛。
四、通过舞蹈训练,培养幼儿奋发向上的心理素质
舞蹈训练是很艰苦的。很多孩子刚开始练功时,因为苦,因为痛而流泪。我们要引导吃苦才能成为人上人的道理。只要努力拼博,汗水,泪水都不会白流,汗水、泪水会变成奖牌、掌声和鲜花的。由于舞蹈中心的每堂课,都时刻贯穿着竞争意识和挑战的风气,不允许消极懒惰和漫不惊心,需要每个同学的刻苦努力,持之以恒。所以中心的每个同学不管风吹雨打都很少缺席。幼儿舞蹈教学活动是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最喜爱的艺术教育形式之一,并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充分证明:舞蹈启蒙教学对少年儿童成长发育阶段的身心健康具有中要意义,此年龄段是舞蹈启蒙教学效果最佳时期。为了培养健康向上的一代,启蒙教学应从小抓起,从现在抓起。而幼儿舞蹈教学中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教师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了解了基础知识,掌握教育方法,遵循舞蹈教育原则,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培养孩子良好的姿态与气质,增强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对节奏的敏感性,而给孩子美和艺术的熏陶,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提升儿童的学习效果,实现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得孩子在获得情绪、情感体验的同时掌握知识与技能,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