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学生职业生涯实践能力缺乏
随着职业生涯教育的优点凸显,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教育,不仅增设了职业生涯辅导课,传授职业生涯方面的知识,而且还时常举办一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鼓励大学生为自己量身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
但是,尽管许多学生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事实上,很多学生当初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只是为了参加学校的活动拿学分,并没用把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认真按规划执行,自觉激励和自觉行动,为职业目标而努力,而是规划完了就了事,将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束之高阁。有的学生虽然也付之行动,但是并没用与自己的未来职业联系起来,往往想到哪做到哪,没用系统科学地去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五)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落后
相关的指导机构是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载体。但目前大多数普通院校对职业指导课程没有统一的规划,绝大多数高校并无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大多停留在思想教育、政策教育工作上,承担这项工作的部门往往也是由原来的就业指导部门转化而来。大多数学校在时间安排上仅限于大学的高年级阶段,地点上仅限于校园课堂内,内容上局限于提供招聘信息、政策指导、办理相关手续等基本服务上。其次是缺乏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
二、关于加强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对策和探讨
要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想化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社会和用人单位也要伸出关心和帮助的援手,而作为学校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尽快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路子。
(一)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新观念。
在美国,生涯教育从小学阶段就已开始,而在我国,则是由于近年来出现的所谓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人们才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问题。时代在变,职业世界已与先前的有很大的不同,当前需要讨论的不是要不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而是如何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
当前特别要教育大学生的是树立以下四个重要观念:一是自我负责的观念。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前途,不要指望别人来对你负责;二是切合实际的观念。职业生涯规划既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是理想和现实妥协的产物,不要追求所谓的最好,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能马上实现时,要学会采取变通的方法;三是互相配合的观念。不要仅仅考虑到行业、企业和职业如何匹配自己,更要考虑自己如何匹配对方;四是终身探索的观念。
职业生涯规划是过程,不是结果,没有一次就能规划好的职业,必须学会适应变化,及时采取应变措施。
(二)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协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定位。
职业测评可以提供相对客观的评定和发展建议,对一般大学生来说可以起到参考作用。但由于测评产品开发的特点,它只具有普遍意义并不能完全反映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同时由于测评本身限制和施测过程中的干扰,结果也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这就需要职业咨询专业老师通过配合使用其它一些非正式评估手段,包括收纳面谈等来帮助学生澄清疑惑,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协助其明确发展方向。在职业咨询辅导过程中,职业测评是基本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还需要凭借咨询教师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两者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评估效果。
(三)加强和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了解社会和深化自身认识的重要途径,确实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本人认为社会实践的意义和功能应进行拓展,要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使大学生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对其所学专业的应用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有一个比较真实的感性认识,也即达到企业培训新员工里常用到的所谓“真实工作预览”效果。
通过这些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强的参观、考察乃至实践,使大学生不仅在心理上接纳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也进一步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此外,在这种社会实践和实习中,大学生通过和有关职场人士的交流和学习,有助于他们建立自己的人脉,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为了尽快结束大学生盲目进行社会实践的情况,学校应加大力度建立相关的专业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基地,组织和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锻炼,这应成为学校今后加强职业指导的一个努力方向。
(四)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
调查显示,当代青年择业时更加重视自我发展机会和职业的前途。在调查中,许多大学生都认识到,“到一个前景不妙的企业工作,意味着今天就业明天失业”。而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说,大学专业不一定成为你职业选择的方向。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时度势,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切忌“病急乱投医”,对待就业问题要更加理性。
总之,以开放的、合作的态度,充分利用和开发自己的潜能,是我们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前提。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国际国内宏观就业环境、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教育结构调整和改革等诸多因素。目前,大学生就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长和大学生的普遍关注。“狭路相逢,勇者胜;职场竞争,规划者赢”。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杨振斌 冯刚 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7月第一版 242
[2](美)雷恩吉尔森 选对池塘钓大鱼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王俊贤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研究 经济与法 2009年第9期 195
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问题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