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问题研究
摘要:目前,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使得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尤显意义重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有利于指导大学生的职业定向、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从而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而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却存在着认识模糊、实践缺乏科学性、指导不得力等突出问题。所以本文从实际出发,在分析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确立科学的规划理念,并从自我定位、科学规划、强化指导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对策
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为了更好地提升就业能力和质量。近几年各个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断发展完善。但是,高校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大多都停留在经验介绍层面,未触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现行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现状令人堪忧。
一、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一)自我认知的片面性
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自我的不同认知和评价,将直接导致职业生涯目标的可行度和持久性。调查中显示,苏北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较弱,对自己的兴趣、能力的认识上缺乏客观、准确的评价。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并不知道职业适应范围或者说他能够胜任哪些职业是应该与个人身心特点、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相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产生好高骛远的自大心理或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从而影响自身职业发展。
(二)大学生目标定向模糊
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目标的确定常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大学生而言,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规划需要有较高的奋斗目标及合理的自身定位。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容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而且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兴趣爱好等也在逐步的形成和培养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较强;高校学生涉世不深,经验不足,在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的时候,难免摇摆不定。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包括学习工作能力相当强的学生干部,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味地在追求大城市、大企业,甚至都考虑到男(女)朋友的意愿,都没有根据考虑自身的性格、能力、兴趣等为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职业目标,由于目标的缺失,尽管这些学生可能手上有各种各样的职业证书,但是往往在就业时会到处碰壁,不知所措。
(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及其作用的认同不乐观,职业规划教育意识还比较淡薄,特别是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判断上前后矛盾的现象较为普遍。
老师在工作中发现:首先,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缺乏主动和自觉性,很多大学生只是为了应付学校要求或者为了完成作业而进行职业设计,对将来从事的职业缺乏科学认知,实际规划中多是模仿和抄袭,对未来职业设计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其次,就业目标不明确,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就业定位不够明确,自我认知错位,缺少对自身和专业的了解。再有大多数高校普遍认为“就业率达到要求就可以”,只要学生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万事大吉了,至于这份工作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力,未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
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就业指导部门、专业机构的共同努力。就业中心和专业机构可以从增加沟通和信息渠道等方面入手,以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导入及普及,进一步改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问题研究(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