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对美好爱情是歌颂向往的,而对始乱终弃持批判态度,并对受害者深深的同情 。《卫风氓》这首诗是弃妇自述不幸的诗作,诗中首先以甜蜜的语气叙述了他们的相恋、嫁娶以及初婚的美好生活,的然后又以悲凉的语气叙述了年华的逝褪以及丈夫的变心和丈夫对她的粗鲁相向,一种含辛茹苦,人生不幸的感叹以及对青春少年甜美生活的不尽留恋,弥漫在了诗的词句中,而古代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妇女生活的不幸,亦由此可见一般。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1、封建礼教的负面影响
刘兰芝是我国最早的五言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所塑造的一个反封建迫害的妇女形象。她既有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独立的巨倔强性格。
刘兰芝庐江人,17岁时嫁给庐江郡的一个小官吏焦仲卿为妻。为焦母不容,而被遣回娘家,兄逼其改嫁。新婚之夜,兰芝投水自尽,焦仲卿亦殉情而死。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化作鸳鸯。
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使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封建社会势力和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
3、2、封建爱情与现实的矛盾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也是作为封建社会的对立面、叛逆者而生存的。她是文艺复兴时期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的典型代表。莎士比亚把她比作爱的精灵、爱的化身。用这个活生生的爱形象表达他人主义爱的理想。她大胆坚定、执着热烈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和罗密欧是在一挺舞会上结识的,他们一见钟情,互相倾心,立即私定终身。然而封建旧秩序不允许有情人自由恋爱,在她的家长看来,她没有选择自己爱情对象的权力,她的父亲可以不必征求她的意见而决定她的婚事:“我可以大胆替我的孩子做主,我想她一定会绝对服从我的旨意。”
何况他们还有不可逾越的封建世仇这一巨大的鸿沟。但是为了爱情,朱丽叶冲破这一桎梏,不顾一切地和心爱的人结合。在教堂秘密结婚。她是一个视爱情为人生之最痴情女子,为了所爱的人,她可以背叛自己的家庭,放弃贵族的身份和地位,甚至可以为之付出生命。在罗密欧被放逐,她遭父亲逼婚时仍然忠贞不渝的坚守爱情诺言,抱着斗争到底、宁死不屈的决心来反抗父亲的包办婚姻。最后,她和罗密欧双双殉情而死,以此证明爱情和青春的崇高与美丽。他们的死使两大家族幡然悔悟,化解世仇,握手言和。莎士比亚用人文主义爱战胜封建世仇,表达了资产阶级争取自由必胜的信心,同时,通过爱的毁灭,控诉了封建婚姻观念和封建贵族礼法。
第四章分析故事广为流传的原因
浅谈中国古代爱情悲剧(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