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是小说的灵魂。这篇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较短篇幅内,以活泼、幽默、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真实生动地突出“狼”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市场经济铺天盖地而来,一切都向钱看时,社会的时尚将传统人文精神对纯真爱情守护,作为一种空幻虚无的神话加以抛弃,于是出现了工具化的爱情、虚伪的爱憎……….。作者力图追求一种既有情感质量又能面对生活的理想人物,于是狼这个直率、质朴、忠贞、执着的爱情理想主义者应运而生。
第五章 中国古代爱情悲剧发展与演变
古代制度礼法似乎偏袒男子一方,让爱情失去应有的公平,女子在古代爱情中永远处于劣势,弱者的角度,三从四德;父权,夫权,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似乎是女子天生义务!男子主宰的时代,女子变其附庸品,三妻四妾,六院三宫,似乎是男人天经地义的权力。
爱情在中国人眼里,常常逃不脱忧虑、悲伤和惆怅。长期以来对中国女性的禁闭使得中国的爱情诗歌总带有哀怨的悲伤情调。唐代后,更多的爱情诗所表达的都是渴望与失望、留恋与离别后的思念。到了宋代力学观念的深化人心,男女爱情的禁忌是越发多了,女子的裹脚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兴起,男女授受不亲,程朱理学的诸如“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的种种贞操观念,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性“他在人心理尊严和自由都造成某种程度的扭曲。可以说是封建社会,这也算是禁欲的一个标准。直到清朝以后,一些有识之士才开始认真思考这种男女不平等的合理性。到封建社会末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就当时的婚姻制度也做了相关的规定,提出”凡婚姻不论财“这才彻底结束了持续了几千年的买办婚姻,还不忘记这个证明,这已经和现在的结婚证相似了,女性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力和义务,这就是提供了婚姻真正是为爱情而结合的可能性。
第六章古代爱情与现代爱情区别
古代和现代的爱情观念,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重视结果,一个重视过程。现代人讲究自由平等更多的是享受爱情的过程,许多人把爱情称作爱情的坟墓。
古代爱情悲剧,一般都是封建社会造成的。要么就是常见的喜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一婚终身。所以婚姻在当时应该是爱情的一个载体。没有婚姻的门面,再伟大的爱情也终归被唾骂,而为这个爱情牺牲掉了的除了名誉,未来的幸福之外,还有失去性命的可能,统治者聪明的制定了种种酷刑,来对付没有婚姻的护栏之下陷入爱情的女子们。
第七章结论
女性一旦看透了世情是一张牢不可破的天罗地网,并非一己之力所能抗拒的时候,几乎大半选择决然一死。中国女子对真挚爱情的执着,甚至可偏执,不亦可叹可敬呼?
人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可我最近看了《杜十娘》觉得古代男人是水,而人则是水 的船。流水无情,水可以载舟,亦能覆舟。水上可以没有船,可船没有了。水就失去他的价值。
古代女子好比是在水上航行的一艘船。无论你是大的,还是小的,是华丽的,还是简陋的。都是一个愿望,一靠岸。在遇到大风大浪时,你没有选择,要么葬身海里,要么只能任由水把你冲到哪里,就算哪里。男人好比是木,可以同时拥有很多船。在他高兴时他会非常友好的和你接触,让你享尽一切的美好。当他发怒时,会丢弃你,让你叫天,天不应。
参考文献:
1.《杜十娘》-明代 冯梦龙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2.《孔雀东南飞》-作者 佚名(汉)
3.《梁祝》-古代民间故事[编撰•本纪] 【梁祝传说】
5.《白蛇传》-作者 冯梦龙 《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 《白娘子永镇雷锋塔》
6.《诗经》-作者 佚名 尹吉莆采集 孔子编订
7.《国风•卫风•氓》-出自《诗经》
8.《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作者 威廉•莎士比亚
9.《离魂记》-作者青绿萝裙 都市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