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飒特电力红外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专门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平台确立了企业发展方向,成为最先将自己研制的红外热像仪产品应用到我国工业检测技术领域的民营高科技公司。目前飒特公司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直销的方式,取得了优异的业绩,占国内红外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同时随着公司声名在海外的崛起,“飒特红外”系列红外热像仪已经遍布全世界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红外市场上也博得了一席之位。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红外热像仪研发、生产的企业,从一个非营利性质的研究所成长为具有较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且经营业绩稳定增长的上市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民用红外热像仪生产厂商之一。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发红外热成像产品的企业之一,目前已是全球领先的红外热像仪专业研制厂商。公司研制和生产的多种非制冷焦平面和高性能制冷型焦平面红外热成像仪广泛用于军民各行各业并出口欧美等十几个国家,其各项产品在国内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且在国外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和技术先进优势。
(二)行业出口现状
近10年来,国内民用红外热像仪市场逐步由“进口为主”——“进口替代”——“出口”转变。在市场发展初期,FLIR、FLUKE等国外企业占据了国内红外热像仪的大部分市场。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红外热像仪企业在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等方面的改进,国内红外热像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逐步提高,市场份额逐步扩大,进口替代及出口现象越来越明显。例如越南、俄罗斯、乌克兰和巴勒斯坦等国家,每年都会从中国购置大量的红外热像仪,2008年有个别国家从中国购买的红外热像仪一个订单就高达5亿多人民币。
四、当前我国红外热像仪行业SWOT模型分析
针对上述国内外红外热像仪行业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际环境和行业发展水平,从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红外热像仪行业如下:
(一)优势分析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红外热像仪出口市场需求影响不大,总体而言比较顺利。因为一方面,需求方主要是财力较强的电力、消防等行业,而且每年保持约20%的增长;另一方面,刚刚起步的中国光电企业一直是以价格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总体说来,行业优势主要表现在:
1.价格优势。目前,国内产品和国外进口产品的性能已基本接近,但进口产品的价格往往高出国内产品价格50%以上(部分进口高端产品价格高于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一倍以上)。我国红外热像仪的技术水平虽然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但同样在世界市场这个大蛋糕上为自己争取了一块。其实,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国产红外热像仪的价格优势,因为国产红外热像仪价格上只相当于国外同类进口产品的1/3~1/2,技术功能满足应用要求,且使用和维修方便,所以在世界上也争取了相当的市场。
2.政府支持力度大。为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进出口影响,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国家上调了很多产品包括光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国家正在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环境,包括进出口管理、通关便利化、进出口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出口企业贷款,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增加国内需要的产品进出口。
3.企业投入力度大。对于光电行业来说,应该特别重视对研发环节的投入,在保证研发力度的基础上,树立自己的品牌,实现工业化生产。另外,企业实现工业化生产之后,应当适时地制定新的投入政策。以广州飒特为例,2003年3月中旬,飒特公司应用自己近十年所掌握的先进的红外热像仪整机技术,推出具有“飒特红外”独立知识产权的国产红外热像仪,这种树立自己知识产权的做法,就是制定新投入政策的体现,即对企业形象——品牌的投入。
(二) 劣势分析
1.产品出口不断上升,但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的国际经济竞争力减弱,截至今年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比汇改前累计升值幅度已达6%,企业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人民币升值等双重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多年以来的持续经济增长,我国已经开始步入高成本发展的时期,国内劳动力及能源、原材料等成本都开始上升;同时,在国际市场上,跨国公司势头很猛,“高端抢利润,低端抢市场”对产品出口主要以价格为竞争武器的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的压力。
2.核心部件依赖进口,产品价格依旧较高。红外探测器是红外系统的“心脏”,在红外技术发展中起着关键和主导的作用。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法国、日本、以色列四个国家拥有非制冷和焦平面探测器产业化生产的能力,其核心技术仅有美国和法国两个国家掌握,日本和以色列则由美国取得技术许可,在其国内生产和有限制地使用。国内焦平面探测器全部来自于法国,其高端产品对我国禁售,中低端产品价格昂贵,并实行最终用户许可证制度。
3.出口形式单一,以海外公司代理或OEM为主。目前国内红外热像仪产品70%出口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情况较好的依次是广州飒特、浙江大立及武汉高德,但只有广州一家公司在亚洲和欧洲都有生产基地,其它主要依靠海外公司代理或OEM。
4.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从国际看,2008年以来,“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经济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体,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拖累世界经济形成下行“拐点”,其超快形势、超大范围、超深程度地影响着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从国内看,在国际金融危机、外部环境趋紧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也不能独善其身。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已相当高,进出口总额相当于GDP的2/3左右,外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较大,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调整将不可避免地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外需传导,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近年我国出口总额占GDP的三分之一以上,我国出口与欧美关联度很高,2007年对欧美的货物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2.7%。历史数据表明,这些国家经济增长每下降1个百分点将导致我国出口增长下降6-8个百分点。
5.技术贸易壁垒(TBT)对产品出口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深入发展,全球经济衰退风险通过各种市场渠道扩散蔓延,各种贸易壁垒可能重新强化,贸易保护主义又有重新抬头的迹象。去年以来,全球反倾销案数和采取最终措施的案件数开始呈现增长态势,从未来一个时期看,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将进一步增多。在国际贸易领域,数量限制和高关税已经成为历史,技术贸易壁垒正成为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品的新手段,且对各国产生着深远影响,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比如:红外热像仪作为我国新兴的产业,发展几十年来,虽然国内已有自主研发的机构,但是其核心部件探测器特别是高端探测器,发达国家还是实行技术贸易保护限制其出口到中国。此项技术贸易壁垒(TBT)造成了国内高端探测器无法购买到且中低端价格昂贵的局势,严重影响了我国自主拥有及出口高端红外热像仪的发展。
(三) 机会分析 当前形势下光电产业及产品的出口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我国红外热像仪行业为例(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