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中班)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是幼儿安全、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自我保护能力,以期对幼儿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一点参考。
幼儿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年龄小,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多是无意行为,受到伤害的可能性随时存在,稍不小心可能就会发生悲剧事件。因此,除了幼儿教师和家长平时的看护外,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十分必要。
一、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概念的界定
安全意识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安全的观念,是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可能会给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可以说,安全意识是主动在头脑中发出“危险”的信号。幼儿安全意识,是幼儿对于危险状态的正确理解和辨认,以及警觉、戒备的心理状态,是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基本行为的认识。安全意识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的素质。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是指幼儿对安全的认识、理解和对周围环境中各种安全因素的敏感、判断及回避等自我保护能力。
二、幼儿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幼儿时期的孩子生理心理是初步形成时期,还不能辨别事物的是非、好坏、善恶,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这样就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诸如烧烫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意外堕落等种种意外伤害事件等,这些意外伤害不仅影响幼儿的身体,同时也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影响。所以,除了幼儿教师和家长平时的看护外,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对一切充满了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三岁左右,独立行走能力在不断增强,就越发地想摆脱对大人的依赖,希望能够独立探寻自己所不了解的世界。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遇到什么事物都喜欢亲自去尝试一下,无形中便增加了很多危险因素。因此,为了幼儿能健康成长,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便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内容。
(二)时代日益发展的要求
科技革命以来,现代社会科技突飞猛进,随之而来带给我们环境恶化加剧、交通拥堵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等诸多问题,幼儿因为年龄小,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弱,因而成为了安全保护方面的弱势群体。危险一旦降临往往难逃厄运,不得不令人担忧。因此,各国都将幼儿的安全教育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三)家庭和社会的基本要求
计划生育政策不断落实,家长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现在家中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的期盼,也是国家的未来。不少家庭多人照顾一个孩子,造成孩子生活上过多的包办代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应有的自理能力。另外,因为少而格外珍贵,家长们对孩子自主行为往往会过度限制,使他们做事缩手缩脚,缺乏自信和判断能力。如果危险来临,家长不在身边,就会束手无策。因此,有必要将幼儿从过度的限制和保护中解放出来,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既是其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民族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各方面的进步,威胁孩子安全的因素也在增加,探讨应对策略势在必行。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幼儿顺利地参加幼儿园的游戏、学习及生活活动,有助于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有道是:少年强则国强。而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强大的必要保证。
三、幼儿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途径
针对幼儿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模仿欲望强、缺乏生活经验、安全意识薄弱等的特点,现根据国内外各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设计,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总结出以下几种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幼儿(大中班)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2)(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