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支持性产业看
波特认为,一个产业只有和上下游的产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即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才能使产业优势持久发展。一个国家的运输服务业若要得到更好地发展,就需要其相关产业与其形成“良性互动”,如果该国运输服务业的相关支持性产业的发展良好,彼此协调有力,则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其减少成本,从而形成全新的竞争优势。运输服务业的支持性产业主要是指可以为其提供投入资源的产业,种类繁多,包括钢铁业、造船业、通讯及医疗卫生、乃至餐饮业等,都与运输服务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其中我国的制造业整体发展情况不均衡、效率低,有碍运输服务业的基础建设的完善;通讯及医疗卫生、电力等支持性服务产业的发展水平无法达到世界一般先进国家的水平,也制约了运输的效率进一步提升。而相关产业的发展滞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互制约,将影响到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四)从贸易政策的影响看
政府在对外贸易竞争中,扮演着引导和规划的作用,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而一国的政府对对外经贸所制定的政策,对于提高综合国力和壮大贸易产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从三方面分析基于对外贸易相关政策的影响因素:自从加入WTO,我国的经济水平大幅上升,服务贸易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在法律法规上,2004年我国颁布了贸易法律体系的最高法——《对外贸易法》,藉由此法扩大对外贸易发展的规模,规范贸易市场的秩序,维护相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在此法的保护下,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得到了安全有序的发展。在对外开放的政策上,贸易政策的开放使得国外先进服务业进入本国参与贸易竞争,有助于国内企业改善经营模式和服务质量,提高效率,也让本土消费者享受到贸易自由化、产品多样化带来的优点,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发展,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由于我国的服务贸易的长期逆差状态,加上其竞争力与国际上的运输强国相比并不是很强,因此,服务贸易的过度开放也将对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可能会促使运输贸易长期逆差,可能会抢占发展后劲不足的行业市场。在政策扶持上,我国政府分阶段通过对我国的弱势产业给予政策支持,使我国对外贸易得到规模稳定的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1政策扶持运输服务发展
政府应当适当调整市场准入政策,以我国运输服务市场现状为参考,适当地、有选择性地开放市场,在不违反WTO、GATS等有关条款的前提下,为国内运输企业进行适度地保护,如减少审批程序,拓宽融资渠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时机。对国内外运输服务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保护并促进国内运输企业能够朝着良性竞争的方向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运输服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运输方式以海运为主,则更应加强港口的建设。以国际化的枢纽港为目标,加大并完善对大型港口的建设,完善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对航空运输、路运交通也应当加强建设。在航空运输方面,应进一步优化完善机场建设和航线网络,大力发展国际航空运输特别是航空货邮运输;在路运交通方面,可以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组合方式,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构筑海陆空全方面发展的运输强国。
2大力发展运输服务相关产业
在发展这一方面的问题上,我国必须加强钢铁业、造船业、科技服务及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并且顺应国际运输服务的发展方向,以科技为中心,加强通信技术和网络营销,加强报关、仓储、港口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完善的运输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竞争力。
(二)企业方面
中国运输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对策研究(五)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