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外运输服务贸易的运输方式主要有海洋运输、航空运输,并兼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其众多的运输方式中,海洋运输占据了对外运输贸易量的93%。2010年,我国运输服务进口贸易中,海运这一运输方式的比重高达77.9%,并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而海运服务出口也达到67%,并且近年来这一比重还在不断增加中。其次是空运,在以其作为运输方式的进口贸易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直至2010年为18.6%,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也增加至28.9%。而公路、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在中国对外运输服务贸易运输方式的比重则在不断降低。
(五)进出口贸易对象以欧美国家为主
中国运输服务进出口的贸易对象主要有欧盟各国、美国、中国香港、韩国和日本等。由调查数据可知,中国运输服务贸易进出口排名前三名的对象分别为中国香港、美国以及欧盟各国,这三者与中国的出口服务贸易总量占据了中国运输服务出口总额的近三分之二,同时,与中国的进口服务贸易总量也占据了中国运输服务出口总额的近二分之一。中国香港占据了我国运输服务出口贸易量的一半以上,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而对于其他各国,我国对外运输服务贸易基本上为逆差状态。
三、影响中国运输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从生产要素看
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和高级两大类,并详细规定了二者的范围。他指出:“初级生产要素是指地理位置、天然资源、气候等,高级生产要素包括高级人才、现代通讯设施、科研设施等”。
运输服务业衍生于现代运输贸易产业的发展,而运输服务又推动着运输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领土三面环海,这与我国以海运为主的运输方式的情况相匹配,对发展海上货物运输很有利,而货物贸易的发展又能推动了运输服务业的发展。但此优势却不能改变我国运输服务竞争力不强的情况,通过这一优势反而显现出了其他要素不具有竞争力。
从初级生产要素来看,我国贸易的运输方式以海运为主,港口众多,香港、深圳、上海等更是世界级的集装箱航运枢纽,货物运输贸易量大,但是港口的基础设施落后,港口空间布局不合理、船舶陈旧、吨位小、工作效率低下,急需进一步的提高。并且,由于铁路、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的并未得到更为完善的发展,从而导致了我国的运输方式多以海运为主,而在运输贸易发达的国家中,多是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以拓展其运输范围及运输效率。
从高级生产要素来看,我国的运输服务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纯的劳动力工作效率变化不大,因此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降低,仅仅依靠这一资源并不能使运输服务业迅速发展,中国运输服务业急需向人力资本密集型转变,以在运输服务领域的技术性人才,以及先进的运输工具和信息技术,来提升运输服务的竞争力。
(二)从市场需求看
波特认为,市场内需可以拉动产业的发展,他强调了市场需求对维持和提升一国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一国若想提升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则必须先抓住国内市场。基于我国运输服务业的基本现状可知,由于其自身的发展水平,并且受限于生产资源的原因,导致我国的对外贸易运输一直由国外公司承运,也因此,国内市场对外国运输企业的需求始终高于对国内运输企业的需求。据调查显示,国外船公司承运了我国近3/4的外贸货物量,而我国国内的船公司只承运了1/4。但好在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庞大且还在不断上涨中,因此,虽然我国货物运输贸易发展存在不足,且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但随着进出口额的不断上涨,国内市场对于运输服务的需求还是很大。是以,我国自身的运输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虽然不是很强,但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势必可以带动我国行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更应当充分利用WTO这一广大的平台,通过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不断提升运输服务贸易的行业竞争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
中国运输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对策研究(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