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谈话活动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摘 要】幼儿的生活与学习都离不开语言的发展,幼儿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因此,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幼儿谈话活动为切入点,浅析利用谈话活动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主要从优化交谈环境,创设宽松氛围;明确交谈目标、把握交谈要点;提供交谈机会,增加交谈兴趣;在谈话过程中用正确的方法耐心引导幼儿四方面来提升谈话活动的效果,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关键字】谈话活动 语言表达能力 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对于3-6岁孩子来说,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交流与运用,在语言交流与运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发展幼儿的交往技巧、组织能力和思想能力。幼儿语言交流和运动的方式有很多,有游戏中、阅读中、上课中、谈话中等,我觉得其中谈话活动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那什么是谈话活动呢?谈话活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某一主题活动,其目标性强,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谈话活动的时候却存在着很多误区,如谈话过程偏离主题;指导过程中教师忽视幼儿的主题地位,幼儿表达的机会少;教学主题脱离幼儿生活实际,让幼儿缺乏兴趣等。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谈话活动中的地位,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方式去引导幼儿大胆谈话,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在谈话活动中得到提升。
一、优化环境,创设宽松氛围
这里我所说的优化环境,创设宽松的游戏氛围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即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优化物质环境主要是从幼儿谈话地点的空间和环境布置为主,如教师带领一小部分的孩子到阅读区进行谈话活动,教师要确保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空间和为孩子提供一些能够激发幼儿谈话欲望的教具,同时也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谈话环境,避免被周边其他区域所打扰,让能让幼儿在谈话过程中更放松、更投入。优化心理环境主要从教师的自身引导出发,第一,教师在谈话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要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幼儿,要鼓励幼儿大胆地围绕谈话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二,教师在谈话过程中不要过分注重要求孩子统一使用普通话,特别是中小班的孩子,他们的普通话可能还不是很好,如果教师再提出这个要求,就会导致孩子不愿意交谈,不愿意讲话等负面情绪。在谈话活动中教师注重的是要给孩子交流的机会,而不是过分注重孩子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下大胆交谈,从而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二、明确目标,把握交谈要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的目标中明确要求:“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掌握运用交流和表达的规则,掌握基础的谈话策略。”因此,教师在设计谈话活动的时候,要明确谈话的目标,把握谈话的要点,从话题的选择和谈话过程的交流都要从目标出发,而不是让孩子漫无目的地交谈,偏离主题地交谈。如每周一由三个老师带领孩子进行的主题谈话活动《愉快的周末》,在设计这个主题的时候,我们的范围不能太广,要有针对性的要求幼儿从哪方面说,如以周末去了哪些地方玩为切入点,让孩子在交谈的过程中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游玩地方在哪里?里面有什么好玩的?你最喜欢你里面的什么游乐设施等,孩子面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就能够大胆的去表达,同时,在孩子表达的同时,其他孩子也是非常感兴趣的,这样就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学会倾听与表达,针对大班的孩子,他们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基础,我们还可以在谈话活动的最后环节,让孩子们回想下其他孩子去了什么好玩的地方。在这样一个目标明确的交谈环境下,教师只要用正确的引导方式,不仅能让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中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能积累幼儿的实际经验,更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提供机会,增加交谈兴趣
学龄前的孩子年龄比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很容易在谈话活动的过程中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还有一些孩子在谈话活动中不能保持较为长久的谈话兴趣。所以教师要适当地为幼儿提供操作、展示的机会,让整个谈话活动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变得更加有趣,从而增加孩子的交谈兴趣。如小班谈话活动《谈谈自己的玩具》中,教师提前与家长沟通,让孩子带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来幼儿园与孩子分享并开展谈话活动。在谈话的过程中,首先,请孩子们拿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并说一说自己喜欢这个玩具的原因。其次,让幼儿向其他孩子展示自己玩具的多样玩法,当幼儿讲完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继续追问:“对于这个好玩的玩具,除了刚刚展示的玩法,你们还有其他的玩法”,这样又自然而然的延伸出一个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交谈话题,这时,孩子们不仅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去实际操作。最后,在谈话结束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自主协商相互交换自己的玩具,增进孩子之间的友谊。当孩子们在不断地交流表达与操作的过程中,孩子能够认识更多的玩具以及它们有趣的玩法,孩子能够学会认真倾听他人表达,孩子能够主动与他人协商相互分享玩具等都能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四、耐心引导,提升表达能力
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以参与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融入孩子的谈话活动,而不是只以一个组织着的身份在旁边维持纪律。教师的耐心引导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谈话的进程和活跃谈话的氛围。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学会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和吸引幼儿谈话的兴趣,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知道谈话思路和把握谈话方式,如在开展“我爸爸”谈话活动中,教师要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让幼儿有话可谈,懂得如何谈。“我的爸爸最喜欢做的事情”“我爸爸的工作”“你最喜欢爸爸什么?”当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孩子就有了明确的交谈方向,教师作为引导者就要有耐心地引领孩子从这几个问题中交谈。另外教师在引导孩子交谈的过程中,可以用完整语言表达的方式给孩子示范,如“我爸爸是一名医生,他每天要帮很多人看病”,这种看似简单的示范里面蕴藏着很大的教育机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孩子,能够模仿教师的这一语言表达模式进行交谈,从而提升语言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借助谈话活动能够很好地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谈话活动的教育价值,学会正确的谈话活动指导,避免“放羊式”地漫无目的谈话、偏离主题、没有谈话兴趣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高逸倩.在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考试周刊,2017(06):183.
[2]韩冰,栗艺文.开展多元化谈话活动,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5):96.
[3]蔡群.幼儿园谈话活动的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2):29-30.
浅谈利用谈话活动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