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的孩子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所以在教育孩子时绝不能用划一的标准教育评价幼儿,要注意形式上的趣味化和多样性,要因人而教,教育的方法要变化多端,表扬、批评也是如此,寓于孩子接受,使得每一次的教育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纲要》指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只有教师用心去关怀,用情去感化,孩子的心理会获得健康地成长。
审视教育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找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才是真实有效的教学研究,为了使自己的教育获得成功,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摘要【个性化教育:内涵及辨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6)04—0010—03[作者简介]崔瑞锋,钞秋玲,西安交通大学高教所(陕西西安 )
摘要【《幼儿家庭教育大全》】作者:朱家雄,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摘要【《幼儿园教育》】作者:李季湄、肖湘宁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学前儿童的个性化教育(五)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