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孩子成绩,我们总是肯定,但是从来不提奖励。我们总是给孩子灌输一个观念:自己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好是应该的。比如学习,取得好成绩是应该的,不是给家长的,所以,家长没有必要奖励。在小学毕业的时候他考试成绩很好,他回家后对我说,“我们班有个同学对我说,他要是考得这么好,他父母会奖励给他五百元钱。”我对儿子说,我们不会奖励,因为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庆祝。所以,考试之后,我们安排和他一起出去玩,[莲 山~课件]和他一起出去吃饭。我们绝对不想让孩子把从父母这里得到奖励当成学习的动力。
另一方面,对做错的事情,也会严格处罚。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情,是要承担责任、要付出代价的。有一次,他在家里洗碗,把碗摞得过高,而且是小碗放在下面,结果,哗啦一下子全倒了。我们肯定了他做家务事,但是,也对他打碎碗作出了惩罚,罚掉了他一个星期的零花钱(我们要求收拾自己的房间,洗自己的袜子等,然后每个星期给他六元钱。)。通过这件事情,我们要让他明白。出了问题,就要受到惩罚,就要承担责任。也让他明白,即使是做好事,造成了坏结果,也要承担责任。
当然,庆祝的方式和惩罚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随时灵活运用。
7. 培养孩子发自内心的快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可能外向,有的可能内向。我们希望孩子能有真正的快乐。
在我们看来,这种快乐,并不仅仅取决于孩子的内心,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视角。我们总是鼓励孩子,学会欣赏别人,学会欣赏周围的世界。,绝对不能让孩子怨天尤人。
另外,还要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学会幽默,学会欣赏幽默。幽默,不仅仅能带来给人快乐,也是一种智慧。
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让孩子健健康康成长,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让他们认为家是最美好的。
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从几百年前普鲁士引进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
"终身教育,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新《纲要》理念下幼儿园教育的指导思想。关注幼儿,让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获得成功感。在暑期师德培训观点碰撞中题目“对于班级顽皮、倔强、性格孤僻等特殊孩子,你是怎样引导的?请举例说明”引起了教师们强烈共鸣,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有对特殊孩子的执拗、孤僻感到困惑而思绪万千,有对特殊孩子的教育成功而激动不已。
一、 真心关心爱护每一位孩子。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这句话真正将教师神圣职业的内涵具体化了。疼爱自己的孩子仅仅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动物本能,然而对学生之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这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严慈相济的无私之爱,这种爱才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针对班级的每一位孩子,我们有责任对他们进行无私的爱,孩子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 关注孩子个性差异,进行个性化教育。
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促使每一位孩子获得成功。为此,教师要接纳班级的每一位孩子,不论是聪明活泼的,还是淘气顽皮的,教师都有责无旁贷的教育义务,@_@我是分割线@_@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他们的个性特征,尤其是性格特殊的孩子,有的孩子喜欢听表扬的话来激励,有的需要教育的严肃性,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
三、 想方设法,当好孩子健康成长的领路人。
学前儿童的个性化教育(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