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我们有谈到机关幼儿园所创设的双语环境并不成熟。而只有创设出有利于幼儿双语学习的环境,创设出类似于母语的语言环境,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双语的学习。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了这样的观念:他认为儿童所习得的语言并不是在教与学中产生的。“儿童生活于没有组织的语言环境中,没有受过训练,甚至没有任何特殊的语言教导,语言也是能发展起来的。”[1]他曾说过:“‘学语言’这一说法容易产生误解,不如改说成‘语法成长’更妥当”(乔姆斯基这里所说的语言实际上是“语法”或“普遍生成语法”,它实际上是语言的深层结构和普遍本质,它有一个自然的发育过程)。[2]他认为,语言作为一种“精神器官”像身体的各种器官一样,也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认为语言的生长类似于一个身体器官的发育,这个思想十分自然而又可信”。只要有正常的语言环境,儿童的语言就能正常地发展出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乔姆斯基在此所说的语言均为作为母语的语言。
而华生(B.H.Watson)也说:给我一打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们设定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训练成像我们这样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甚至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的祖先的职业或种族是什么。[1]因此,只要创设出类似于母语语言环境的双语语言环境,那么对幼儿的双语学习必定能够起到促进作用。虽然机关幼儿园很努力的在做到这一点,但是却明显做的不够好,不够规范。
(三)采用有效的、能够吸引幼儿兴趣的幼儿双语教育的方法
从上述的调查,以及机关幼儿园开展的双语教学活动可以看出,有效的双语教育的方法是应该以幼儿为主导,适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并且能够充分的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虽然机关幼儿园的双语教师做的很好,但是他们并没有去系统的总结出哪些方法是有理论依据而更加切实可行的;不过外国的学者却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比较系统的方法:包括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情景教学(The Situational Approach)、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沉浸法(Immersion)、全身反应法(TPR,Total Physifcal Response)、整体语言教学法(The Whole Language Approach)。其它的学习方法还有:模仿法、感官综合法、表演法、游戏法、随机法、使用应验法、示范法等等。[2]我觉得比较适合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有以下几种:
1.情景教学(The Situational Approach)
它又称视听法,于20世纪50年代法国由G.Gouhrnhein和P.Guberina创立。强调语言与真实情景或设计的情景相结合,以情景为中心,充分利用视听手段;日常生活情景对话是教学的中心。就如机关幼儿园的双语教师利用图片、英文儿歌等辅助教学一样。口语是教学的基础,目的是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及口语语感。[3]只有充分的将情景与幼儿双语教学相结合,才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2. 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交际法的主要教学思想来自源于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也是外语教学的最根本目的。语言的功能指的是用语言叙述事情和表达思想,例如,打招呼、询问、邀请、请求、介绍、感谢、道歉、希望和害怕等。[1]小孩子在用别的语言进行日常的打招呼、请求等等之后,心里面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并且所学的东西与日常生活有关系,能够经常用到,这样也会促进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在这一点上,虽然机关幼儿园的双语教师有要求幼儿这样做,但是却还是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幼儿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能完全发挥。
3. 全身反应法(TPR,Total Physifcal Response)
它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斯•阿士尔(James Asher)经过二十年的潜心研究所总结出来的。即儿童时期掌握一门语言,言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是随着听说产生的。当听说获得的信息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儿童就能自然地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种方法在开始阶段不一定要求学生在听完之后立即做出口头反应,允许学生有一段沉默期,只作出动作上的反应。这时学生的身体动作是表示理解的手段。这样,学生逐渐模仿教师的指令,由单词到词组再逐渐过渡到全句。学生大部分语言活动中以理解语言为主,这样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小,反而会说得轻松、准确。而且,这种方法经过实践证明了:它是符合儿童爱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等心理特征的。它通过让孩子跑、跳、做游戏来学英语,而不是规规矩矩地坐在凳子上听讲,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儿童学习情绪主动,注意力持久。并且它要求教师在儿童发音不准时,自然地不停重复,直到发准为止,儿童也不必重复老师的话,但要按老师语言的涵意反应。儿童对老师发出信息的反馈越正确,表明对老师信息的理解越准确。
TPR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一种方式,它主要就是教导老师怎么样在教学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只有让幼儿感兴趣才能有继续下去的意义。如果开展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那么对于三到六岁的孩子来说那就是没有意义的,他们也不会有兴趣了。就如前面提到的老师利用周围的环境来教导孩子学习这也是TPR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利用图片、运用歌曲、运用指令等等开展。如:一开始,学生坐在老师的旁边。老师对学生说:“当我用英语发出指令时,你们仔细听。你们跟着我说的做,但是不用重复我说的话。”接着老师发出指令:“Stand”、“Walk”等等,由易到难。开始可能孩子不能明白老师说什么,老是可以边说边做动作,慢慢的幼儿熟悉之后就可以只发指令了。还有就是可以利用幼儿画画的时候,复习所用的画笔的颜色的英语单词,利用幼儿看得见的画笔以及画笔画出的颜色,孩子们更能轻易明白老师所表达的意思。也可以利用健康问题来教导幼儿学习,“He is sick.”然后老师做出生病的样子等等。这个方法需要老师根据实际的需要制定相关的活动,而不是完全的照本宣科,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孩子有兴趣。
(四)充分利用家庭环境来帮助幼儿学习双语
幼儿园双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余杭区机关幼儿的案例研究(五)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