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幼儿4岁~6岁的指南纲要》里提出说明: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育儿能力,才能家园共育。
但过去的家长工作往往是幼儿园单面去做,并立足于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完成教学计划。随着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作用认识的提高,国外教学理念的深入探讨,家长们都希望能帮助和激发儿童实现自己在智力、创造力和社会中人的所有潜力。并在教育过程中,儿童都被视为自身发展的创作者,他们的发展过程是自然的、充满活力的,自我导向的,非常尊重儿童的选择,也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和家校联系,家园共育的思想已经收到大众的关注,并以付诸实践。至今为止我国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与家长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完成教育任务”是幼儿教师的重要职责。面向未来我们在研究中也要认识到:幼教工作者必须看到家庭环境对幼儿园发展影响的深刻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把家长仅仅看成是完成教学计划的配合者,而要将家长视为合作伙伴和幼儿园教育的重要。、
本文就是结合国内外家庭教育的现状用语言艺术的时代来综合阐述从而实现家园共育。
摘要 I
引言 2
目录3
一、共育 —— 欢迎小淘气们的到来4
(一)家园共育有效形式的调查4
1.家长所认为的家园共育形式4
2家长所认为的家园共育形式5
3家园共育中需要关注的问题6
(二)当你第一次走进我的眼睛里就开始注意7
1充满爱的小家庭7
2迎接美丽的朝阳8
3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重9
(三)家长 园地10
1面谈教育8
2家园互动各司其职9
3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发展10
二、孩子们——游戏成长的空间11
(一)用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孩子12
1主题相关内容和活动的开始12
2活动中孩子们有趣的发现13
3主题学习活动的反馈14
(二)给孩子 独立的思考空间15
1性格也是一种能力15
2性格决定成长的方向16
(三)成长 一系列问题17
1鼓励孩子做一个为人诚实、正直的人17
2任性不是关爱18
三、孩子们—— 成功的好习惯19
(一)有良好的习惯才拥会有好的素质19
1学会面对失败和挫折19
2把握好尺度20
3身教比言教更重要21
(二)合理的安排与规划22
1父母亲是孩子的一面镜子22
2专心致志的学习23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一、共育 —— 欢迎小淘气们的到来
(一)家园共育有效形式的调查
1家长所认为的家园共育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幼儿园家长把对幼儿的教育误解为幼儿园教育,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有的家长认为年幼时主要是长身体,上小学才是教育的开始;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就行了;有的幼儿家长从未专门学习过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家园共育的观念薄弱。另外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长一味追求智力开发,不懂非智力因素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对孩子或过分溺爱与保护,或过分严厉经常打骂,也有部分家庭因三代同堂等原因,造成了教养孩子的不一致等等。
虽然幼儿园有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游戏,但一般家长都没有时间来参与,而且有些家长认为和幼儿一起游戏表现不出在有游戏中的乐趣。回家后更不愿意和幼儿一起聊天娱乐。家园合作不够深入,多停留在表面,很少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之中。幼儿园也经常邀请家长来园讨论幼儿的生活,但是家园合作仍然关系不够密切,两者常常脱节,并且家园活动和家庭之间的教育差距明显,家园活动很少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
有时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观念不同,在某些方面难以达成共识,只重视眼前智力的培养发展,忽略素质培养。在生活中一味的迁就孩子、保护孩子,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还不知道什么是“龙”和“凤”,更不知道培养的方法,必然导致幼儿片面地发展。
最后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特长教育,重视特长教育的培养,忽视身心发展,使幼儿掌握一技之长。于是不管孩子兴趣如何,盲目的参加各种兴趣班,弄得孩子疲惫不堪,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所以有效的家园形式就要接送交流、家园联系册、电话或短信、家长会、面谈或约谈等形式。
(一)家园共育有效形式的调查
2多途径的家园沟通
幼儿园教育应给予家庭教育正确的理论支持。幼儿园教育也应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理解孩子。家园共育是要有目标一致性、制度化保障的关键点。并且幼儿园的许多活动会延伸到家庭需要家长的配合,比如可以准备家长助手包括家长志愿者、家长义工团、幼儿成长助教团。也可以由家长委员的分工:管理决策组、学习资讯组、活动策划组、后勤保障组。
还有三种形式:开放式、体验式和走进式。
开放式:主动开放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为社区、家庭服务。幼儿园开放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园的教育资源达到共享,因此,幼儿园应定期为社区幼儿提供游戏场所和玩具。在时间安排上有周末开放、离园开放、半日开放等;在开放内容上有图书阅览室开放、图书借阅、玩具共享、节日活动等。
体验式:社区志愿者、家长和教师在活动中互换角色,换位体验,亲身体验感受不同的教育效果。通过体验,家长和社区的志愿者在幼儿园以老师的角色出现,亲身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深刻体验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并客观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能力发展,更好地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走进式:幼儿园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主动走进社区、家庭开展早教工作。针对社区、不同家庭的需要,开展走进残疾家庭、困难家庭、单亲家庭等活动,提前准备好各种教育^^文档,定期对社区的散居儿童进行入户指导。
这三种形式是要教师每学期定期安排将幼儿家长邀请到幼儿园进行半小时以上的互动交流,并做好约访记录,结合幼儿档案向家长介绍幼儿发展情况,有针对地交流教育方法。也是希望幼儿园是与家长沟通一个重要的窗口,而老师们似乎已习惯于用更多的心思来设计栏目、寻找内容,而忽略了家长参与的深度与广度。我们为什么不准备一小块小天地,将家长请到家长园地中来。如“夸宝宝”栏目可写孩子在家的表现:“我的育儿心得”让家长畅所欲言:“我的问题”可写上家长的困惑等等。家长园地不只是教师唱“独角戏”,要调动家长积极参与的兴趣,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搭起一座彩桥。
最后要加强幼儿园与家长合作的内涵理解就需要多开展些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的重要性的意识;开展“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课题研究,有助于教师、家长共同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整合家园教育资源的归宿与出发点。让教师与家长彼此有更多的了解、促进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园教育达成的共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9/9
如何在艺术时代展现出语言的魅力(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