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幼教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我国的教育行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学龄前阶段的学习作为孩子最早的出发点更加的重要,但是幼儿教育在中国的很多地方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从师资水平到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是明显不足。在中国的传统的幼儿教育理念中,幼儿的主体性教育不被学生家长所重视,往往认为幼儿园就是给看孩子的地方,至于学习,成长那都是次要的。这种理念明显是错误的,因此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在新时代为了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潜能,我们的必须转变幼儿教育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师角色意识,跟紧国家学前教育发展计划的步伐,使幼儿教育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如今幼儿师资的缺口很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幼儿教师的缺口达15万左右,幼儿教师紧缺,距离实现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程。建立综合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幼儿教师团队,培育新的年轻的幼儿教师,缩小缺口数量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在建设教师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求成,急着追求速度而忽略教师的素质水平,网络上个别幼儿园出现的虐童事件层出不鲜,骇人听闻,这正是盲目扩大建设幼师队伍,使个别素质低的人混进教师团队所造成的,因此在建设教师团队时我们要严格把控教师队伍的质量水平,使孩子们在启蒙时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以下是我对提高幼教水平方面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不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积极形成高尚的品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关爱学生,对学生要有耐心,要以诚相待,杜绝用暴力的方式给孩子强行灌输自己的意志。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时刻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每天要反思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在生活中犯错误,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会教人,更要用道德的方式来培育人。幼儿正处于一个模仿时期,老师的个人习惯行为对幼儿有很大的影响,其道德影响广泛而深远,教师的人格修养,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教师对幼儿心灵的影响是任何书籍、任何理论、任何规章奖惩都不能代替的。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使学生难以忘怀。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首先是认真教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反思自己哪一方面的不足。 韩愈的师说中曾经说过,教师的主要职责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如果幼师想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首先要做到的事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如果一个教师连优秀的“教书先生”都不是,那么他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其次加强自我反思,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正确,有没有越过道德和法律的红线,自己的行为能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会不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不好的影响?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老师,这应该是分内的事。作为一名老师应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本领提高自身的师艺技能。“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其专业知识尤其的重要。因此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文化功底深的老师往往就是特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大家都说,你要给学生一碗粥,你自己必须有一桶粥,为了装满一桶粥,并让它不因为流失而减少,在课下要认真汲取业务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要勇于创新,创造出适合学龄前儿童玩的游戏,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学习。教师通过坚持不懈地增长自己的才学,探索教育的初衷,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依赖感,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因此我们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孩子撑起希望的天空。平常的学习我们应该做到课思相结合,在陪孩子交流玩耍的过程中去思考孩子们缺少的是什么,然后在课下积极掌握这方面的本领。
幼师专业的发展和幼教水平的提高(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