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现代教育中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家园合作分析
(一)家庭原因
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不了解也是重要原因,现在大多数家长把幼儿教育看做是托儿所,他们认为只要交了钱,其余任务都是幼儿园的事情,这种看法导致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毫无意见,只要不发生安全问题一切都无所谓。甚至有些家长更是明确表示:“幼儿园的职责就是教育孩子,让家长参与其中那就是画蛇添足,那是幼儿园教育无能的表现”。虽然幼儿园只是服务机构,但幼儿教师并不是陪孩子们在幼儿园中玩耍的大姐姐或者保姆,幼师只是辅助家长让孩子懂得更多。教育孩子的事情不应该推给老师,其实孩子在家中受到影响更多,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至关重要。
(二)幼儿园原因
1.教师与家长交流中地位不平等 平等是交流的基础,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与家长才能展开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但是目前一些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中存在两种不平等倾向。一种是教师明显处于地位高的一方,常常以教育专家的身份出现,与家长交流变成教育家长。另一种是家长处于地位高的一方,教师过于强调幼儿园的服务任务。将自己当成单纯为家长服务,处处害怕家长“找麻烦”,家长工作像是向家长汇报情况。 2.家园合作工作表面化现象严重 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因此其中必然要有家庭的积极参与配合。然而从目前家园合作工作中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参与来看,家长的参与配合还停留在“形式上的参与”这一表面水平,如参加家长会或向老师了解幼儿在园表现等,而深层次的家长参与、实质意义上的家园合作,如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教师共同决定课程设计等还相当的少。 3.家园合作中家庭与幼儿园的责任不明确 家园合作是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既然是相互配合的工作必然要有一定的责任分工,才能使合作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下去。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有一些幼儿园还没有正式的家园合作工作制度。很大一部分教师对家园合作的内涵还并不完全理解,对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地位以及教师在家园合作中应该担任的角色没有清楚的认识。
(三)其他原因
一、开展有益的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园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计划,根据本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的形式。专门的社会教育活动具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性,内容也比较系统和集中,教师对幼儿的组织和指导作用更加直接、更加明显,也更具有针对性。
二、营造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良好氛围 家庭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首任教师,幼儿的生活是开展社会教育最好的教材。 幼儿生活中的事件、问题,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家长应从孩子的生活事件中敏感地捕捉社会教育内容,利用生活、在生活中的教育,加强幼儿社会性教育,提高社会性教育效果。
三、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行为的形成 充分调动和挖掘社会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选择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的教育内容,通过开放性、探索性、 互动性等多种生动形式,让幼儿在真实的社会活动中,去经历、尝试、发现、学习,从而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初步形成适应社会的能力。社区是幼儿社会性形成的第三课堂,要培养造就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幼儿教育就必须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为此,我们充分利用社区中的人力资源、物质环境等,拓展幼儿学习的空间,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行为的形成。
五、加强教育合作,促进家园合作有效的对策
(一)观念方面
1.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促进家园同步教育发展
受到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的很多幼儿家长仍然具有较强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并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对于家园合作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为此,要想加强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教育,就要从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出发,努力实现家园教育同步发展。
首先,幼儿园要发挥家长学校的阵地作用,促进家长教育观念转变。一方面,要根据家长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好分批授课活动,以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另一方面,要对家长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做好针对性授课,如“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运用音乐提供幼儿的能力”、“如何教会幼儿生活基本能力”、“幼儿身体发展特点”等等,以提高家长的思想认识,为转变教育方式奠基。
其次,幼儿园要注重家委会和家长开放日的作用,带动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幼儿园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确定家长委员会的章程及工作制度,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和义务,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如参与幼儿安全卫生督导工作、参与亲子户外活动、撰写活动报告等。此外,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的机会,让家长明确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设置一定的亲子活动等,教给他们观察孩子、与孩子和谐相处的能力,让家长明白幼儿教育的过程、方法和进程等,从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2.增强双向沟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家园合作并不是简单地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来而已,还要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成为幼儿教育的主体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加强双向沟通的有效途径。在活动中家长和幼儿园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性格特征,这才能更好地进行幼儿家园合作。
首先,加强双向沟通。要从创新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形式出发,实现家园互动。具体说来,加强家园沟通和互动,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创新家长会形式。积极改变传统的单向式的家长会形式,从家长和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多种模式的家长会,可以促进家园互动,如头脑风暴、情感交流、亲身体验、分享经验等等。第二,积极发挥家访活动的作用。除了对新生进行家访之外,还要对一些身体残疾、不适和性格特殊、学习能力弱等个别学生进行家访,跟踪幼儿身心发展情况,对症下药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第三,创新各种渠道。在家园合作中,要本着尊重、平等、互动、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如开设宣传栏、家长信箱等形式。
其次,加强家园合作。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家园双向沟通得以实现。在开学之初,可以向家长发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意向调查”,了解家长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希望等。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可以邀请有才能的家长进行“老师”、“助教、“医生”等角色扮演,还可以通过亲子执导小组、亲子俱乐部、亲子志愿者等形式开展亲子陶艺赛、家庭文艺赛、亲子制作、亲子绘画、亲子插花学习、亲子体育比赛、亲子游戏、亲子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3.发挥现代化技术作用,提高家园合作效率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5/7/7
论述现代教育中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家园合作分析(五)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