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完善激励机制,发挥员工潜能
首先,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应照顾个性化的需求。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员工群体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要在完善物质激励的同时重视非物质激励的作用。
其次,要根据员工需求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要,当一种需要获得基本满足时,其对人的行为的促进作用会降低以至消失,而高一级的需要会对人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以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满足其正当需求,发现、培养和留住企业所需人才。
再次,对于基本层次需求较强的员工,应以加薪、奖金、公费旅游及社会保险等物质奖励为主要激励方式;对于中间层次需求较强的员工,应以晋升、表彰、嘉奖等精神奖励为主,并兼顾物质激励;对于高层次需求较强的员工,应提供相关的培训、晋升机会,并适当地提供舞台、分配有挑战性的工作等,以此作为激励方式。
4.5建设学习型组织,为员工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由空间
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鼓励员工之间、不同岗位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学习,横向发展,以填补纵向升迁情况下员工的失落感,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组织对员工训练及发展投入不应只是口头上,而应落实到实处。领导者应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源发展对企业提高其整体竞争力有极大重要性,而建立学习型组织又是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型组织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是企业能够进行持续创新举措的源泉。因此企业应定期为员工培训,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升级,组织一些知识竞赛等活动来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并对员工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考评,对于进步明显者给予奖励。因为企业的员工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公司度过的,所以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显得尤为必要,这其中包括:工作环境、娱乐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等。
“人才”是企业的支柱,他们为企业提供不可动摇的基础,企业利润的创造和顾客的增加都要靠他们。如果企业的焦点集中在员工身上,员工的焦点自然就会集中在服务顾客上面,有快乐的员工,才能为顾客提供最卓越的服务;因此,何不努力创造一个令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有力的发展空间。给专业人才留出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对每一类型的员工提出明确的要求,让他们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充分的予以信任和理解,肯定每一位员工的个人尊严和价值理念,针对不同的情况,予以不同的培养、提高和晋升机会,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特长。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应认识到“公司的问题员工解决,员工的问题公司解决”。员工是企业真正的竞争利器,细心的人会发现企业里成本突然增加的部门,基本都是与相关部门员工的工作士气有关。因此,企业要给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以使其安心为企业创造利润。要合理的吸引、留住优秀的员工,除要注意以上几点外,企业还要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面,为企业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使更多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员工了解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为吸引大量优秀员工创造条件。
4.6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许多中小企业都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更没有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对公司发
展的重要性,不知道怎么去建立企业文化。有些企业只是在书面上或口头上提了
一下公司的企业文化,在员工的入职培训中对于企业文化这一块只是略微提一下
或者根本就没有,有许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认为有没有企业文化一个样,也不影
响企业赚钱。这一点从表面上看好像没什么错误,可是仔细想想这与企业获利发
展壮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看一看世界五百强企业,再看一看那些正在不断发
展壮大的知名企业,他们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促进企业经营的业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每个中小企业都应在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从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公司各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和自身特点,制定与之相符的价值理念,只有这样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些价值理念才能接受并理解,并且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适时对企业原有的价值体系做出合理的调整,以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应改变。
总之要注重培养各个中小企业的特色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源之一,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每个中小企业都应建立一个有特色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同时“以人为本”,树立企业为人、企业留人、企业靠人、企业用人的思想,使软性的企业文化成为吸引人才的无形的向心力。
五 小结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竞争已成为21世纪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中小企业应从深层次上认识到人才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而中小企业在作为商业竞争中相对弱势的一个群体,有必要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并迅速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竞争的商海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刘希珍.王梅.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 姚裕群. 人力资源管理[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赵曙明.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 第三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5
[4] 韦恩F.卡肖著,王重鸣 译 人力资源管理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 任淑美.人力资源管理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6] 郑小明.人力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杜海玲.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策略探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出版,2007
浅析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和对策(五)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