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稳定房价、引进人材
政府应对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出明确信号,打击投资与投机操作。不应让市场有误导,不要用分析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的思路来分析房地产市场。
完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土地供应和资金配套,加快落实公共租赁房。要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打击投资、投机购房,坚持以消费品为主导的健康发展方向。对于民间过多的闲资,应尽快地开各种“正门”予以引导,不能因为民间闲资过多而纵容放大资产市场的操作。
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认为,温州市人才流失严重,外来人才难留住,很大程度与温州市的房价、温州的环境有关,这里的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要想留住人才,就得有效解决高房价问题、解决温州的软硬环境问题。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文件汇编》里,政府已经提出人才安居计划,旨在通过提供人才奖励专项住房,突出贡献、拔尖人才专项住房,人才限价商品住房,人才租赁住房等方式,解决各类人才住房难问题。
陈德荣表示,世上没有不可用之才,只有不用之才。当下人才工作的重点是整合社会资源和各方力量,创造吸引人才的环境,通过事业聚才、待遇聚才、感情聚才来吸引各方人才;要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做到人尽其才,把招才引智摆到与招商引资一样重要的地位;落实党管人才原则落实各项政策推进人才工作。
健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政策体系,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相关政策作出适当调整,切实解决现有人才优惠政策规定吸引力不够、可操作性不强、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加强企业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加高层次培训,大力培育职业经理人队伍;加快产业工人队伍本地化进程,保障外来技能工人在我市享有市民待遇。创新劳动就业培训机制,引导行业协会或商会牵头组织以会员制的形式筹建专业性技术培训学校,财政出资发放培训券给予一定补助,各会员企业按期支付一定的费用,专门用于培训专业技术工人,并向会员企业输出。推进高教园区建设,大力争取国内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在泉设立分校区、科研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各类人才的途径。
三、最新数据
近日,温州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3401.9亿元,同比增长8.3%,三个季度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今年以来,我市制定出台“降本减负”40条政策和企业减负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五帮五助”助企服务活动,建立“一对一”挂钩联系制度等,企业降本减负成效凸显。据市经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1-9月,全市累计减轻企业负担50.3亿元(不含出口退税),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3.7元,同比下降0.2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4元,实现利润率6.1%,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从近两年公布的数据来看,温州经济形势持续向好。
参考文献
[03]李晓春.姜宁.多和田真.中国长三角与日本东海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
[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04]温州市统计局.温州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05]谢立新.区域产业竞争力[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06]郑达炯.温州经济格局M].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07]曹伟.经济转型中的政企耦合[D]..2013
[08]张仁寿.温州模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J].浙江社会科学.2004
[09]洪振宁.温州改革30年的经验和启示[N].温州日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