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追踪年轻消费人群
企业应该为未来的发展做长期的品牌规划,为未来进行投资。今天的年轻人就是明天的消费主力,所以,为了更好的应对未来消费者提出的需求,企业应该着眼于建立动态的年轻消费者调研机制,对核心消费群体进行定期的动态跟踪调查,了解年轻一代的需求变化和趋势,釆用与之相适应的品牌沟通方式进行沟通。
(3)合理进行电视广告的投放
根据变化的市场形势和各种品牌干扰因素,在成熟的市场,电视广告己经不是最好的渠道。而且,电视广告的费用非常高,后发企业也难以承受。因此,企业应该酌情考虑其他合适的媒体,而不应一味的依赖电视广告,搞视觉的狂轰滥炸。但电视依然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价值,并且,对于特定人群有着最高的到达率。因此,ESPRIT企业应根据整合营销的实际需求,根据项目特点和消费者人群特征,寻找最佳投放组合。目前业界比较流行的方式是在新产品上市或重大赛事或活动的举行期间进行配套的电视广告投放,以便用整合营销的方式扩大影响力。
(四)创新营销渠道
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的营销渠道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的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要求企业要一改过去在产品形成后才导入营销观念的思路,从产品尚未形成就导入营销并贯穿于整个过程。大打价格战的企业,在伤害了竞争对手的同时,也伤害了整个市场,最终也伤害了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营销实际上不是价格之战,而是价值之战。
我国目前的服装业发展与国际服装业的发展的差距,并不全在于做工,质量上,而主要是一种文化上的差距。没有文化层次的塑造,就没有品牌的联想,也就没有产品的社会附加值。一个品牌既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又能体现企业的文化内涵。电子营销不仅能实现网上直接销售的目的,而且会促进网下销售的增加。通过网络营销的方式,完全可以以更低的费用,更快的速度占领更多人的心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虚拟服装设计应运而生。消费者只要上传自己体型的必要数据,网站就可计算得出顾客的形体特征,提供相关款式,顾客就能在自己的终端看到服装穿着效果,任意选择最适合、最满意的服装。这样就省去了烦琐的试穿过程,降低了成本,从而拓宽了消费群体。相对于传统营销,网络营销具有国际化、信息化和无纸化的特点,已经成为各国市场营销发展的趋势。
好的品牌是通过好的市场份额来体现的,而市场是残酷的,尤其是这样一个消费者追求时尚和个性的年代。市场对服装品牌的更新速度,要求越来越高。要灵巧地调动企业资源,通过产品知识甚至看起来与产品无关的文化传播,来满足消费者的求知欲望,激发其潜在需求,形成产品和消费者需求的互动,带动持久销售。
六、结语
随着我国服装市场的发展,国际众多服装品牌纷纷涌入中国,直接造成了国内与国际职业服装生产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要与之抗衡,ESPRIT首先要从自身抓起,提高产品质量,丰富品牌文化内涵,提升企业素质,健全服务网络。我们应该看到,饿死平日托在品牌建立方面和国际大牌相比是有一定的差距,他们有他们的优势,在营销手段、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同时作为较早进入中国的品牌,首先,最熟悉我国的市场和消费者心理;其次,我们的职业服装在上生产成本较低,同时在设计上,更了解我国的社会人文,对在全世界流传很广的我国元素有着更深刻的认识;第三,我们有市场通路上的优势,有很好的市场营销渠道,以及更广泛深入的营销网络,这些都是我们的竞争优势。但是在职业服装设计开发上、面料创新上也是需要我们尽力去完善的。除此之外我们更应知道,差距并不可怕,毕竟造成这些现状的背后有很深的历史因素,我国服装行业从十年前的茫然状态到今天初具规模的经营经历了一个相对混乱的时期,因此这样庞大的服装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只要找准自己的特点,定位好自己的目标市场,有时候甚至可以避开对手的锋芒,我国的服装行业还是大有可为的。ESPRIT要想与国际接轨关键在于认清形式、完善自身、缩短差距。如果能把握住市场的变化,立足于本土市场,借鉴和吸收国外品牌的先进经验,找到合适自己的发展道路,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戴维.w.克雷文斯,奈杰尔.E.皮尔西.战略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社.2004:78-79.
[2] 杜伟锦,章斌,张凤霞.市场营销策略的比较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3):93-94.
[3] 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9-30.
[4] 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83-84.
[5] 科特勒(Kotler.P),阿姆斯特朗(Arinstrong.G).(美).愈利军译.营销学导论[M].华夏出版.1998:30-34.
[6] 黄治冠.关于发展湛江服装品牌的探讨[J].纺织科技进展.2008(03):103-104.
[7] 李雪枫,郑芳琴.服装品牌价值评估的忠诚因子法[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3):29-30.
[8] 刘冀生.企业经营战略[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82.
[9] 陆兴忍.2011年度中国服装品牌研究综述(一)[J].服饰导刊.2012(01):44-45.
埃斯普利特服装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六)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