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项目管理模式创新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水平相比,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较为落后。其一,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设施水平、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筑现代化程度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二,我国建筑行业根深蒂固的资源浪费、管理粗放、事故频发等劣根性长期困扰着它的发展;其三,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传统的手工作业依然存在。由此可见,我国的建筑行业水平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还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我们需认识到要改变建筑行业目前这种高消耗、低效率、粗放式发展的现状,首当其冲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围绕现代建筑行业的科技理念、绿色理念、人文理念,通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不断解决在向现代建筑行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不断巩固和提高建筑行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在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的前提下进行项目管理模式创新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建筑行业一直处于我国产业价值链上薄弱的一环,可谓是付出的成本高、完成的目标大、收获的效益少。因此,我国的建筑行业要通过项目管理模式创新来调整经营战略和结构,整合内部资源,突破单调的工程承包经营形式,进行行业调整以及链上下游产业链条的伸展,也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开拓业务经营的新范围,主要向建筑相关产品、房地产、基础设施及其他关联性的产业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以建筑施工为主体的多元化经营的格局,创造新型的资源配置模式、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改善利润结构,从低效益不断向高利润转化,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综合实力以及风险抵御能力。
3、在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管理模式创新
由于长期受传统建筑施工管理体制的束缚,以致于我国建筑行业链条上形成了设计、施工、采购供应三权鼎立的局面,相互割裂,很不协调,直接导致了工期拖延、成本增加、投资超额,合同纠纷增多的结果。如今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不断改革,我国的工程总承包市场发育将渐渐成熟。众所周知,项目业主都希望工程承包商能够为其提供更高效、更全面、更广泛的服务,所以就要求承包商能够承担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分析、工程设计、物资采购、施工组织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总承包管理。因此,必须通过建筑行业资质转换,改造和重组勘察、设计、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以适应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打造建筑行业的综合集成服务品牌优势。而当前需要下大气力去解决施工图位移和设计优化转向承包商的政策措施,真正形成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一体化管理的组织形式和工程项目管理体系。
4、在趋于国际建筑高端市场管理的理念指导下进行项目管理模式创新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总体趋势之下,工程项目正朝着复杂化和大型化的方面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面临着国际高端市场的挑战,工程项目已越来越倾向于由一家大型承包商来承担设计、采购和施工的全部工作。而承包商的角色和作用也发生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承包商在这个时候不仅要成为服务的提供者,而且还要成为项目的投资者以及资本的运营者。因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在“大业主、大项目、大投资”中创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以适应国际工程承包领域的新发展趋势,解决劳动力成本优势降低等走向国际市场的薄弱环节,提高在高端市场的拓展能力,进一步增加对外工程承包的附加价值,带动国内技术、机电设备、建筑材料和服务的出口,在更深的层次之上加速推进实施向国际高端市场的迈步。
5、我国现实条件的基础之上进行项目管理模式创新
根据我国的背景大力推进EPC、PMC、CM、PFI等模式及其衍生模式。通过前几章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如今EPC、PMC、CM、PFI等模式已经逐步成为国际上较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和项目融资方式。而现有的实践也在证明,采用EPC、PMC、CM、PFI等工程建设管理方式,不仅能够创新项目融资模式、项目管理模式以及政府监管模式,而且还可以通过强势政府与有实力的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最终能够实现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与最大化。因此,研究和推广EPC、PMC、CM、PFI等模式及其延伸模式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建筑行业整体实力、拓展业务发展空间、推动建筑业生产方式第二次变革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
(二)横向创新——多角度的横向发展是创新的保证
1、体制的创新
1)、项目管理责任制和机制的创新
首先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制的创新。无论怎样的一个企业,管理责任制都会被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今大部分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大,分项工程抑或是单项工程比较多,同时存在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以控制等问题。若要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制的创新,笔者认为必须在优化主体的基础之上再进一步的精减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变纵向的管理方式为横向的管理方式等)。众所周知,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多元化的管理要素,而不同的建设工程项目则又有不同的管理侧重点,但我们要明确一点,无论怎么变化项目管理责任制以及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之所在。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建设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由此可见,我们需要责任制上下足够的功夫。首先,建筑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分配机制、用人机制、服务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等有效的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灵活有效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四控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及四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要素管理),保证建设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实现的必备条件;其次,建设项目管理责任制的实施重点在于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方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协调有序的实施;第三,建设承包企业对项目部要严格地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的原则和合同要求来进行资源配置,下达生产计划以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以保证实现预期的建设项目管理目标。第四,我国还应该逐步建立、健全一套建设项目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规章制度,其具有内容包括:明确项目管理责任人及建设承包公司与各施工生产单位的管理责任,规范项目管理行为,制定项目管理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等。
其次是建设项目管理机制的创新。有效的管理机制是一个建筑企业长久发展下去的保证,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激励、约束以及监督机制;而在建设一流项目工程的同时,努力造就一流的施工队伍。其一,要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告诫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要进行良性的竞争,并严格遵守公平与公正的原则。而竞争与淘汰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地引进优秀的人才。也就在这种良性竞争机制之下,无形中促进了建筑企业内部作风的转变,以及广大施工人员的劳动生产积极性的飞速提高;其二,要建立一系列的约束机制。实践所证,假如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将会失去控制而将会难以为续。在建设承包公司、党政工作、经营管理、施工生产、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皆需要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以使各项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了使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有效,还需要建立各项奖惩制度,并严格兑现奖惩,以促使人们严格地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施工作业,以促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逐步提高;其三,要建立监督机制。监督机制可谓是一个企业的“法眼”,如今那么多的企业之所以问题层出不穷,事故屡禁不止,就是因为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因此必须围绕提高工程质量以及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中心,切实有效地建立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如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和责任追溯系统,实行目标管理与责任到人)。为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2、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队素质建设管理创新
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队素质建设管理的创新是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业内人士皆知道,某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规划一经被确定实施以后,那么施工队现场施工管理和队伍素质管理就变得尤其的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项目在施工之前都要在显眼的位置张贴施工队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范的原因)。
从以往的一些现场工程管理活动来看,问题可谓是层出不穷,而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莫过于战略和战术的失败。战略性失败具体表现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状况出现,而战术失败具体表现在当这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出现的时候没有能及时有效地去加以解决,从而致使了施工现场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来不断有重大恶性事故频发、成本上升、生产率降低、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等负面的报道,也引了我国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广大民众的普遍关注。究其原因不外乎落后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技术水平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基本建设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的根源加以归纳和梳理:施工流程的不畅,现场施工设备和机具维护保养的不到位,工程实体质量控制绩效的差距,工程成本的失控等等。而就施工队素质建设管理来看,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病。如经常会出现员工私自接单或者与客户对工程项目协商变更,不按要求施工,偷工减料,接到客户质量反馈的时候不妥善处理,说脏活,吸烟等等。若要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队素质建设管理创新,笔者认为首当其冲应改革施工现场工程管理的具体内容。从宏观上来说,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筑企业可以考虑从现场工程管理信息集成化之建设、施工现场项目工程管理以及现场工程管理之品牌文化建设等诸方面着手,改进建筑业企业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培育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微观上来说,建筑企业可以考虑从流程分析以及改善的角度出发,不断地去改进现场管理。现场管理可包括对施工场地的安排、使用和管理,以及施工队伍的合理组织和有力运行,确保生产顺利进行,搞好过程性控制,保护环境,减少事故,减少污染,尽量达到业主与各有关方的满意等。创新的目的是推陈出新,在如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施工企业若想站稳脚跟,就必须摒弃一切陈规陋习,讲究文明施工,创新出一些新的工作和生活规则来,而这些规则甚至可以细化到每时每刻的计划上来。笔者以一个施工单位的部门负责人为例来分析如何文明施工。首先,制定一个周密的工作计划,把每天的施工任务都罗列清楚,包括要安排调动哪些员工、设备以及材料资源;其次,安排任务,立即把计划付诸于行动,行动的过程中按整理(仔细区分必须的和不必须的材料、设备及其它物件等,注意在现场保存需要的,去除不需要的东西,只有把地方腾出来才以利于有效的组织生产),整顿(对必须的材料、设备及其它东西有条不紊地定置摆放,使现场所需东西摆放整齐且有标示,以方便在开始作业之后不必在找东西上面浪费时间),清扫(使施工现场处于无垃圾和无灰尘的整洁状态中,创造一个文明、有序的现场)三个步骤来进行。最后,做好下班前的工作。负责人要对一天的工作加以总结,并布置第二天的工作任务以及建议、想法。倘若施工负责人能够天天坚持这样的做法,对养成工作规范、认真的习惯以及文明施工管理建设皆大有裨益。
(1)、成本管理创新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七)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