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氏的企业文化中有一条是社会责任永远高于企业。皇氏集团在促进发展的同时,积极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在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中,皇氏捐赠总值达20万元;2009-2012年,皇氏先后开展向全国的教师,贫困地区的小学等捐奶送奶的活动,还出资80万元参与了南宁市奶牛风险基金的设立;2013年,皇氏向遭受重大暴雨灾害的四川地区捐赠超过80万元,向遭遇严重雨雪冰冻灾害的南方地区捐助80万元;2013年入秋以来,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等西南五省遭遇百年一遇的旱情;在2015年6月7日的大型公益晚会“抗旱救灾我们在行动”中,皇氏集团当晚捐出50万元。此外,皇氏集团还启动了“中国饮奶运动”,积极为树立中国人的饮奶观念,提高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做贡献。同时,皇氏集团还积极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实践,先后在广西基地建成了国内先进的智能化工厂和高科技乳品研究院,全部生产性污水处理均达到了国家综合排放一级标准。此外,在处理奶牛养殖中大量排泄物对环境污染的问题上,通过引入循环经济的概念,建设了沼气发电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建设世界乳都,打造国际品牌”是皇氏乳业集团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从建成全球最大的生物智能沼气发电厂到为全国千所贫困小学免费赠奶的爱心行动,皇氏坚持企业社会责任体现的是企业的价值理念,体现的是皇氏为中国乳业积极做贡献的发展诉求。
(三)皇氏乳业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事件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是一把双刃剑,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良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就会使其发挥有效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如果社会责任履行不好,则会对企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皇氏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这一命题的鲜活素材。
2015年9月1日,有媒体报道,广西14名儿童患肾结石,省卫生厅介入调查,初步认为可能与某品牌奶粉有关。随后,全省各地多处发现儿童因食用皇氏牛奶而出现肾结石的事件。当晚,皇氏集团承认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并宣布召回市面上被污染的产品。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等有关部门随即展开调查。广西也组成调查组调查皇氏的三聚氰胺问题,其生产的乳粉和液态奶的部分批次产品先后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这无疑对皇氏的业绩表现造成了不利影响,产品销量大大下跌,同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诚信形象也大打折扣。三聚氰胺事件之前,皇氏因为各种公益活动被冠以优秀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美誉。皇氏曾在2014年年报中专门报告了社会责任的情况,包括公司的各项公益活动,环保举措,获得的社会责任奖等,但并没有提及产品安全、税收、就业等。一直以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往往被归于捐赠和参加公益活动。这反映出社会责任实践的误区,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也是一种片面的导向。其实,如果产品是健康的、安全的,这本身就反应出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反过来如果企业忽视产品的安全问题,社会责任这把双刃剑必将伤及企业自身以及相关的利益者。“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需要的是安全、健康、放心的产品。
皇氏的“三聚氰服事件”不仅仅是反应出企业的产品安全问题,更深层次的反应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社会责任认知和践行上的偏误。许多企业只是借公益活动来不断的标榜自己,急功近利的追求利润,通过不正当手段来打击竞争对手,却并未真正抓住社会责任的核心,这最终只会给消费者,给社会,给企业自身带来严重的伤害。希望中国所有的企业家都能牢记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永远流着道德的血液”。
六、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以中小企业为例(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