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引言 5
第一章 绪论 6
1.1项目概况 7
1.2跟踪审计操作流程 7
1.2.1跟踪审计定位 7
1.2.2跟踪审计方式 7
1.2.3健全内控制度 7
1.2.4监理单位职责 7
1.2.5具体流程 8
第二章 全过程阶段审计方式 9
2.1工程前期审计 9
2.1.1审查工程资金合法性 9
2.1.2审查工程程序合法性 9
2.1.3审查工程合同 9
2.1.3审查建设单位 9
2.2招标文件审查 9
2.2.1招标文件的审查 9
2.2.2审查文件的反馈意见 9
2.2.3招标领导小组会议 9
2.2.4招标文件备案 9
2.3合同审查 9
2.3.1合同的审查 9
2.3.2审查合同的反馈意见 9
2.3.3合同备案 9
2.3.4不需招标的项目合同 9
2.4工程联系单审查 9
2.4.1对于涉及30万元以下的工程变更 9
2.4.2对于涉及30万元以上的工程变更 9
2.4.3工程联系单的报送 10
2.4.4工程联系单的复检 10
2.5工程进度款的审查 10
2.5.1工程进度款的审查 10
2.5.2跟踪审计意见单的出具 10
2.5.3工程联系单的报送 10
2.5.4工程联系单的复检 10
2.6无价材料(设备)的审查 10
2.6.1暂定价材料(设备)的审查 10
2.6.2未达到招标要求材料的审查 10
2.7小结 10
第三章 现场计量阶段方式及意义 11
3.1审计方式 11
3.2审计文书 11
3.3签收制度 11
3.4财务审计 12
3.4.1检查建设资金,出具意见单 12
3.4.2检查是否按合同进度拨款,出具意见单 12
3.4.3检查待摊投资的支出情况,出具意见单 12
3.4.4检查设备、材料 12
3.5小结 12
第四章竣工决算阶段 13
4.1审查项目投资、初步设计及概预算执行情况 13
4.2检查建设资金来源、支出及结余等财务情况 13
4.3工程价款结算(决算)审核及工程合同执行情况 13
4.4审查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 13
4.5审查收尾工程 13
4.6审核竣工工程的各项材料编报 13
第五章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引言
谈到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人们便习惯地想到工程预决算,确实,就目前的体制和现实而言,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就是预决算,即预决算人员根据已经确定的施工图计算工程量、编制施工图预算,或在施工结束后根据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场施工签证记录等^^文档编制竣工决算。这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或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是确定了的,而施工是以按图施工为原则,那么这时预决算人员所做的工作只是计算设计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变化以及防止高估冒算,而假如项目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决策存在失误;假如设计方案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不是最优,则预决算人员无能为力,也就是说现行体制下,预决算人员的编审工作只是事后算账,只能消极地反映已完工程量,只能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够的,因此,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监控。
第一章 绪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建设项目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新。由于建设项目普遍具有工期长,施工过程复杂等特点.而且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与使用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极易造成资金的损失和浪费。实施跟踪审计有利于及时控制建设成本,保证资金的合理、合法使用,尽可能早地提醒和帮助建设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及时堵塞漏洞,减少损失浪费,促进项目管理,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审计机关立项审计的建设项目又往往是政府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因此,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深入分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能更有效的指导审计工作深入到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去履行职责,及时提供有关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针对建设项目各阶段(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材料供应、施工、结算等阶段)特点,对建设项目不同阶段的跟踪审计进行了因素分析,确定跟踪审计的宽度和厚度,论述各阶段跟踪审计管理要求和审计方法,明确工程建设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基本流程,以及跟踪审计管理模式应遵循的原则,明确了各阶段跟踪审计的控制要点以及控制方法,完善和深化了审计理论,规范了跟踪审计制度,使审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以达到规范跟踪审计行为,指导审计实践活动的目的。
跟踪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标志,工程审计应当实现从传统审计向跟踪审计的延伸,将事后审计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本文结合宁波市江东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过程从跟踪审计原则、跟踪审计质量控制及注意问题等多方面提供了操作建议。
(一)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控制成本意识的提高,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建设及运营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必要的。但由于受到审计力量约束、国家制度建设、新事物的摸索等原因,跟踪审工作的各阶段包括咨询专业、合同模式、行业规定、工作权责、监督协调等均存在很多的问题,应通过行业立法、规范审计模式等加以解决。
目前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项目的主要监督形式为竣工决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审计取证手段严重滞后,对于一些重点审计内容无法查深查透。为了加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的力度,必须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因此,跟踪审计应运而生。它将对建设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审计监督贯穿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没有完全对应的跟踪审计方式,概念上比较比较接近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兴起于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英美流派”的立法型国家审计机关的一种“跟踪审计”(Follow-up Audit)。但其内涵与外延和我国跟踪审计不尽相同,其主要内容包括事前建设计划(决策、勘察设计等主要工作的统称)审计和投资绩效审计两个部分,从介入时间上看主要是“一前一后”,“一前”就是建设计划审计,“一 后”就是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估。
浅谈项目跟踪审计--宁波市江东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