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根源于“纯粹的人的本质”的活动,它与诸多机能的综合体“人性”直接相连。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反映的正是整个的、有着自己的情绪情感、需要和动机的活生生的儿童。它强调要重视儿童的游戏和儿童的早期经验,强调游戏是重要的,是具有发展意义的活动。人们通过游戏可以更好地了解学前期儿童游戏的独特性。儿童在游戏中学会以自己的方式处理和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在游戏中发展自己的社会性。
参考文献:【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徐光兴.儿童游戏疗法心理案例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董旭花.幼儿园游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毛颖梅.特殊儿童游戏治疗[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6]鄢辉.游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
[7]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 林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9]刘焱.儿童游戏的当代理论与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游戏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