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制作中医书
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了经验,我们需要将这些经验内化为孩子自己的思维。在日常活动的观察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会将在自主性区域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在进行绘画活动时画出来,有的孩子会将自己做出来的小物件整理、收集起来。当孩子们在记录整理时,他们的经验得到了二次巩固,对这些事物产生的经验印象尤为深刻。从而启发了我在姚氏中医活动后和孩子一起制作中医书的想法。
制作中医书的目的,不仅仅想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自己所产生的游戏过程和游戏成果。于是我们在活动后组织谈话环节来进行总结:请今天当中医的小朋友上来说一说今天给谁看病了,他得了什么病?你检查了他什么地方?然后由大家一起出主意,将这个过程画下来。
“A幼儿肚子疼,去中医院看病,中医检查了她的舌头,发现舌苔很厚,是吃多了不消化导致的。”根据描述幼儿一起出主意,画一个肚子,上面打个叉表示肚子疼,然后画一个箭头,指向舌头,表示需要检查一下舌头。
再请当病人的小朋友上来说一说,今天医生给你配了什么中药,你能说出哪个中药的名称,那个中药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把它画下来?
每次完成一副医生,一副病人的绘画,装订成册,成为“班级中医书”。当然随着活动经验的丰富和孩子能力的增加以及小中大年龄段的不同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可以将此环节稍作变化,让孩子们累积自己的画成册,成为“小中医XXX的中医书”。
(三)升华期:我会当中医
孩子们在学习当中医的游戏过程中,逐渐的从刻板的模仿中医看病,向真正的产生了关心他人的需求方面迈进,体验到了到了中医乐为施善的精神品德。
贝贝的妈妈有一天来告诉老师,说贝贝回家之后看到她在咳嗽,立马给她倒了一杯热水喝,妈妈非常的感动,问贝贝:“是老师在学校里教你的吗?”贝贝说:“不是不是,是咳嗽了要多喝水,才能好。”
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然而然习得的品质,在生活中也会潜移默化的去运用去实施。学会去关心爸爸妈妈是孩子们成长中慢慢变成小大人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梓涵有个妹妹,以前总是和她抢玩具玩,最近妹妹生病了,梓涵一有空就守在妹妹的小床边问妈妈各种问题。妹妹是不是发烧了?妹妹是不是头很痛?妹妹是不是想喝水了?我把我最喜欢的玩具给妹妹玩,妹妹开心了病是不是就好的快了?
梓涵有了小妹妹之后就慢慢的被父母要求着去爱护妹妹,照顾妹妹,但这件事对她来说就像一项任务一样,她的内心还是更渴望父母能够偏爱自己一些。成为小中医的一段时间后,梓涵在小伙伴的称赞下对关心别人这件事变得越来越真实和主动,并也将这份爱分享给了妹妹,真正的开始从心底去爱护自己的小妹妹。
四、活动成效
1.体验游戏乐趣,享受快乐时光。
“姚氏中医”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操作性强、角色扮演功能丰富、场地灵活的区域活动环境,通过采草药、端药罐、秤药,锻炼了孩子们的手臂力量,通过包中药,采草药,锻炼了孩子的精细工作能力等,孩子们的操作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此外,既可以让孩子想当医生的愿望得到充分的满足,也可以让孩子们能够进行社会性的交流和合作。并且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交际能力,合作精神,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从中得到非常愉悦的游戏体验,让幼儿园的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和有趣。
2.发扬“仁爱”精神,感受中医文化。
幼儿通过一开始主动的去模仿中医看病,体验了当小中医的乐趣,接着在主题活动的推进下,逐渐掌握了中医看病的技能,中医看病的方法,了解了采集草药和制作中药的工序,不断建立了一系列的看病就医的知识。
从模仿医生看病的方式,最终演变成自发的想去了解身边的父母、朋友、老师的身体状况,培养起了关心他人、关爱他人,乐意去照顾别人的的美好品质。
老师咳嗽一声,都会吸引到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会纷纷围上来问老师,有的孩子会说“老师你是不是感冒啦?要不要我给你摘点枇杷叶吃。”,有的孩子会说:“老师你喉咙疼不疼,有可能是上火了,要多喝点水。”
3.增强动手能力,学当小小中医。
大班的孩子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用中药纸包中药的方法,能将中药包的整整齐齐,并且对秤也有了认识并且能够去使用。中班的孩子能说出一些中药的小常识,并对采集中药和制作中药有着丰富的兴趣,而小班的孩子大致可以模仿中医看病的过程,并且能和哥哥姐姐们一起互动交流,配合他们进行姚氏中医的区域活动。
通过姚氏中医活动,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
中班的皓皓本来动手能力很差,每次下午吃点心的时候,常常撕不开包装纸喊着要老师帮忙,对手工活动的兴趣也很低,通常只尝试一下发现自己做不到就放弃了,并且很快会转移注意力,很难再投入到手工活动中。
但是在进行“姚氏中医”的自主性区域活动时,我们发现皓皓对当小医生十分的感兴趣,并且从看病到包药什么事情都想亲历亲为。一开始的时候,给病人包药,皓皓不会包,包的很难看,结果药都洒在了地上,皓皓特别的无助。经过老师的提醒,皓皓开始琢磨药到底怎么包不会洒出来,不过试了好几次都不行,他皱着眉头跑来问老师:“老师,这到底怎么包?”这次他学的格外的认真,有耐心,还一直不停的尝试。最终在区域活动进行了两个礼拜后,皓皓终于将中药 包包出了他满意的样子,他高兴极了,也对当小医生更有自信了。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徐海燕.浅谈自主性游戏的指导策略[J],贵州教育,2004
[3]付晓莉.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2014
[4]幼儿园教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D].2016
[5]《幼儿教育》[J] 2016年1、2月
[6]《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指导》[M] 2014年2月
[7]《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M] 2014年3月
[8]任永泽. 我们现代需要样的儿童观[J]. 现代教育论丛, 2010,(04)
[9]任淑萍. 新课标下历史教师的转变[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10]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 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4) .
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游戏的设计与指导——以“姚氏中医”为例(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