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摘要]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习惯好坏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家长们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就必须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持之以恒。幼儿阶段建立习惯是很重要的。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细节、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制定规范,运用强化机制、实践和行为指导中建立。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应该从衣着上培养幼儿的自理习惯;从饮食上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从整理家庭物品上培养幼儿的整洁习惯;从做家务中培养幼儿劳动习惯。儿童期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开始于父母,养成开始于家庭。
[关键词]家庭 培养 生活习惯
目录
一、幼儿阶段建立习惯的意义 2
二、幼儿的年龄特点 2
三、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切入点 3
(一)从细节中建立习惯 3
(二)从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中建立 3
(三)从制定规范,运用强化机制中建立 3
(四)从实践和行为指导中建立 3
四、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4
(一)从衣着上培养幼儿的自理习惯 4
1.家长从穿衣上培养 4
2.家长从摆放衣服上培养 5
(二)从就餐上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 5
1.在创设平等和谐的气氛和安静的环境中就餐 5
2.鼓励幼儿按需自由选择食物 5
(三)从整理家庭物品上培养幼儿的整洁习惯 6
1.家长从收放物品上培养幼儿生活习惯 6
2.家长从房屋打扫上培养 6
3.家长从整理玩具上培养 6
(四)从做家务中培养幼儿劳动习惯 7
1.给孩子分配力所能及的家务 7
2.向孩子传授相关的劳动技能 7
3.和孩子一起作家务 7
4.对孩子的劳动予以表扬和鼓励 8
参考文献 8
一、幼儿阶段建立习惯的意义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决定命运”,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就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使孩子有良好的习惯,首先应从家庭教育入手。所谓习惯,是指不断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习惯的最大特点是自动化。人们一旦形成良好的习惯,其学习、生活和工作效率便会提高。具体表现为:一、习惯使人无需花更多的时间去考虑,无需高度集中注意力就能顺利完成一系列动作,既节省精力又能提高功效。二、习惯使人的动作更加协调、准确。不断重复形成了稳定的联系,人们就可以得心应手地从事某些复杂、难度高的动作。三、 习惯使人的行为能力得到贮存。人们的动作习惯一旦形成,就会长久地保存下来。中断了某些行为习惯,当需要时,沉淀在大脑的无意识马上就会被唤醒,肢体感官便能按定势作出相应的反应。所以,在一个人需要恢复过去的某些行为时,其达到熟练的时间比初学者快得多。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习惯是在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在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