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应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幼儿园的园长与教师在家长工作中绝不能以为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还应认识到在做家长工作的同时,也是向家长学习的好机会。诚然。幼儿园的园长、教师一般都具备幼教方面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但对幼儿家庭教育的知识与经验,有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大多是欠缺的;而在幼儿家长中不乏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家教经验的家长,加之他们对自己孩子了解得更深、更细,幼儿园教师常可从家长处获得许多宝贵的知识经验。如我园在2000年制定了《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手册》,供本园和家长使用,一些家长就创造了许多生动的家教方法,效果之佳是幼儿园教师始料不及的。有不少能虚心向家长学习的教师深切地感到,在家园协作中,往往能从家长那里进一步了解到幼儿的个性特点与发展需要。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对于家园合作实现因人施教有很大帮助。
总之,要做好园协作,必须使家园之间建立相互尊重、信任、相互学习、支持的新型关系,才能实现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
2.掌握做好家长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
幼儿园教师要做好家长工作,必须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
首先,要不断充实有关幼儿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际知识。美国幼儿教育机构要求幼儿教师能够向家长讲解有关孩子成长、发展和学习方面的基本知识,讲清楚符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方案的合理安排”;能“解释清楚幼儿发展迟缓的含义和对那些已经发展迟缓的或有潜在发展迟缓的幼儿应采取的教育措施”,此外,还提出一些其它的要求。幼儿教师要向家长汇报孩子的成长、发展与不足,要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要回答家长的咨询,首先,必须掌握并不断充实有关幼儿发展与教育的知识。其次,要掌握家长工作的技能与经验,比如,如何与家长交谈,如何搞好家访,如何开好家长会,如何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等等,这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方能收到良好效果。幼儿教师在做好家长工作上,一方面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探索与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提高做好家长工作的技能,掌握与家长合作的知识经验。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一样,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家长,幼儿教师要与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素养、不同教育观念和不同性格的家长接触,交往。如何友好相处?如何融洽合作?也需要一定的知识与经验。
另外,幼儿教师不仅要懂得幼儿园教育,也要了解家庭教育,掌握家教特点,发挥家教优势。
3.注重调查研究,提高家长工作的实效
讲究实效是家长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要做好家长工作,提高工作实效,首先当然需要园长、教师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注重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家长工作。要对幼儿家庭及家教状况及家长的来求进行调查,特别需要从中了解带普遍性的问题,同时也要了解不同家庭在教育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如:有对孩子“过教育”的问题,也有“不教育”的问题;有溺爱的问题,也有某些方面过严厉的问题等等。情况不同,家长工作就不能千篇一律,通过调查研究,摸清问题便可提高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我园从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入手调查幼儿家庭教育现状曾对100名幼儿家庭进行一次摸底调查,通过调查,归纳总结了幼儿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五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重视智育,忽视德育;超前教育现象突出,不少家长让幼儿认读、书写、拼音、说口诀、背古诗词等;滥用物质奖励办法;关心照顾过度;任其自然发展,忽视教育。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切实地认识到,要使家园工作协调一致,首要的任务是要转变幼儿家长的观念,于是加强了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有针对性、分层、分类指导,如对文化层次低的家长多采用家访、咨询等面对面的个别化工作方式,注重通俗讲解、具体帮助;对文化层次高的家长适当采用家教研讨会等方式,使一些家庭教育有了改善,增强了家园协作的实效性。总之,幼儿园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家长工作才能实现家园合作共同完成提高幼儿素质的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幼儿园工作规程》 1996年3月9日发布
2.史慧中主编《谈幼儿园的素质教育》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5年出版
3.叶奕乾《心理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4年10月第4次印刷
4.陈孝彬主编《外国教育管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
5.[苏]B.H.亚德什科主编《学前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年第二版
6.美国全国教育学会《早期教育质量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年出版